“一点通”让基层监督有形更有效——推进数字为民服务的平利实践
打印

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村凤凰茶山。沈奕君 摄

在“女娲故里”陕西省平利县,一个指尖上的“一点通”越来越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欢迎。

这就是2024年以来平利县纪委监委为管好小微权力,建立的基层监督“一点通”系统。该系统为群众提供惠民政策一键查询、民生资金一键全览、小微权力一键监督、投诉事项一键举报等服务,让基层监督有形更有效。

数据破壁

构建基层监督数字基座

常言道,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充分反映了人们对公平正义的期盼和追求。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建设规划(2023—2027年)》中,建设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是推进数字为民服务的重点任务之一。

“运用大数据监督是数字时代完善基层监督体系的有效途径,是引领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陕西省纪委监委信息中心主任霍晓峰说。2024年以来,省纪委监委将建设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列入信息化工作重点任务,鼓励有条件的县区先行先试。

要完成这一重点任务、建立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打破各职能部门间的信息壁垒、破除“数据孤岛”是重中之重。

谈及破除“数据孤岛”这个话题,有些人觉得很难,但在平利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崔显锋看来,中央有要求、省上有政策、群众有需求,就不难。

2024年初,平利县将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建设作为重点任务,制定印发工作方案,推动相关工作落实。

然而,该项工作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仅就县级相关职能部门而言,有的有思想顾虑,有的怕增加工作负担,也有因为保密要求等原因,不愿共享数据。

“要在推进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完善基层监督体系方面积极探索实践。”省纪委监委主要领导在平利调研时的要求,一直是平利县纪委监委克服困难、推进该项工作的动力。

梳理近年来查处的典型案件,平利县纪委监委发现,因数据不全面、信息不互通的原因,一些领导干部在民生资金审核把关环节出现问题而被追责问责。

在省、市纪委监委的指导下,平利县纪委监委遵循“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在建设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之初就将监督关口前移,为相关职能部门开设专用账号,在民生资金发放前,将数据导入平台进行自查自检,及时纠正偏差,把问题隐患发现在前、消除在萌芽状态。

将监督关口前移,成为相关职能部门愿意共享数据的一大推力。

2024年8月,平利县纪委监委建成以民生资金、比对分析、监督对象、纪检监察4个数据库为基础,集综合监督、数据比对、预警处理、信息公示、问卷评议等功能于一体的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其中,民生资金数据库收集了民政、社保等15个部门涉及公益性岗位补贴等85项发放信息,比对分析数据库汇集了发改、财政等13个部门涉及工商注册、住房登记等22项基础数据,数据互通让监督延伸至镇村成为可能。

数智赋能

基层监督的“预警革命”

依托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平利县纪委监委于2024年9月建成基层监督“一点通”系统,有力破解基层监督难题,推动大数据监督融入基层治理。

2025年3月6日,在平利县人社局,县创业就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肖高源正在对公益性岗位补贴进行审核。“以前审核这些补贴数据,我们要向多个部门发函,拿到最新的不动产登记、企业注册登记等基础数据,然后再人工进行比对分析,不但耗时好几天,还容易出现差错,而现在几分钟就能完成。”

既高效、又精准,这是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直观感受。其实,在建设基层监督“一点通”系统之初,平利县纪委监委就有更深一层的考量:如何提高监督质效?

为此,基层监督“一点通”系统运用了事前预警、事后问责的运行逻辑。职能部门在对相关民生资金进行比对分析时,系统会对疑似问题发出预警提醒。

“对发现的预警信息,我们将进行人工核实,应当发放的资金及时审核通过,保障群众权益。错发、超发资金坚决拦截,确保公平公正。”平利县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姜清娥说。

这一运行逻辑,是平利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推动职能部门认真履行监管职责的有益探索。

2024年,平利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在对民生资金发放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时发现,城关镇城市低保对象刘某某已死亡,但仍在享受城市低保政策,立即予以拦截,并将相关问题线索移交县纪委监委。

经初核,城关镇便民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因审核把关不严,致使向死亡人员刘某某违规超发城市低保和残疾补助共计1.6万余元。目前,该案正在办理中。

截至今年2月底,平利县相关职能部门通过该平台比对分析产生预警信息1564条,拦截错发超发民生资金91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推动职能部门对各自领域的预警信息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堵塞漏洞,不断提高办理质效。”崔显锋说,对查办的典型案件,县纪委监委将督促案发单位做实以案促改促治。

透明治理

群众掌心的“监督密钥”

“你看,我这里点一下,村里的钱花在哪儿,明明白白。还有这里,各类补贴是多少,谁享受了,一清二楚。”2025年3月5日,平利县广佛镇塘坊村村民蔡忠平说,通过基层监督“一点通”系统既可方便查询资金流向,又能及时反映问题,管用实用。

为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严格审核把关、村干部廉洁公正用权,平利县纪委监委要求其按照应公开尽公开的原则,在基层监督“一点通”系统中对民生资金、村集体“三资”和“三务”进行公开公示,自觉接受监督。

平利县纪委监委建立的基层监督“一点通”系统有3个访问端口,即电脑端、手机移动端和村级一体机端,方便各类群体随时随地查询和监督。

要想充分发挥基层监督“一点通”系统的作用,让群众可感可及,最根本的是要对群众的投诉和举报及时处理。

2024年,在对群众投诉信息进行分析时,平利县纪委监委发现群众反映欧冠国际小区不动产“办证难”问题比较多,立即将该问题纳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为民办实事清单,由县集中整治办全程跟进督办。

在县集中整治办的督促推动下,县住建局和县自然资源局等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上门服务,解决了该小区380户业主的不动产登记难题。针对部分业主在外工作等原因还未办理的,工作人员一一电话告知。

“总体感觉就是工作人员的态度变化很大,很热情,是站在我们的角度考虑和处理问题的。”欧冠国际小区业主杨守河说。

对群众举报的优亲厚友、虚报冒领等问题,平利县纪委监委认真核查、严肃处理。

针对群众匿名投诉反映的兴隆镇蒙溪街村李某某违规享受生态护林员补助的问题线索,平利县纪委监委立即要求兴隆镇纪委进行核查。

经查,该问题线索属实。目前,兴隆镇纪委正在对相关村干部进行调查。

自基层监督“一点通”系统运行以来,平利县纪委监委累计收到群众在线投诉事项78件,疑似问题线索9件,经初核立案5件。

“我们将推动职能部门逐步扩大能够公开公示的民生资金、奖扶资金范围,以强有力的监督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崔显锋说。

记者从省纪委监委了解到,平利县基层监督“一点通”系统是陕西基层大数据监督的成功实践。2025年,将在县区一级广泛部署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进一步畅通群众监督、民意倾听渠道,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切实把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关于数字为民服务的要求落到实处。


上一条:减负增能让干部“轻装上阵”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