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动鼠标就能中选,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近日,陕西省岚皋县某招标代理公司负责人通过“网上中介超市”以随机抽取方式中标国营林场项目后,不禁感慨道。
这种“网购式”招投标体验,正是岚皋县以“制度+科技”双轮驱动纠治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腐败问题的缩影,彰显岚皋县根治招投标领域顽瘴痼疾的坚定决心。
招投标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岚皋县纪委监委在查办县林业局原局长储某干预招投标案件时发现,“指定代理”已成权力寻租的温床,招标单位与代理机构形成利益共同体,为围标串标提供操作空间。岚皋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李仕阳介绍,为杜绝此类问题再度发生,该县将工程建设勘察、设计、监理等6类58项中介服务全部纳入“网上中介超市”,财政项目实行“机器选人”。
据悉,依托陕西省政府搭建的数字化平台,项目业主发布需求后,系统自动向全省中介机构推送信息,竞价选取过程全程留痕。数据显示,改革后单个项目平均参与机构从3家增至60余家,代理费平均降幅达20%。“市场竞争打破地域壁垒,‘关系户’失去生存土壤。”岚皋县纪委监委驻县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组长郭玉生说。
“网上中介超市”切断了招标单位与代理机构的利益链条,但代理机构被投标单位“围猎”,甚至主动充当“掮客”的风险点依然存在。
为破解这一难题,岚皋县纪委监委采取了多重举措:深入推进“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评定分离”、电子保函、信用担保等模式;结合招投标领域暗标评审技术标准示范文本,根据交易系统“暗标盲评”模块开发进度,探索试行工程交易系统“双盲”评审;强化评审专家和代理机构从业人员现场管理,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干扰,确保评标过程公平公正。
新机制实施后,评标异常中止率下降78%,有效遏制了“熟人评审”现象。这一实践与陕西省“网上中介超市”平台数字化建设同频共振,通过“一网选中介、交易不见面”模式,降低企业差旅成本超30%,实现了“透明化、可追溯”的全流程监管。
“片子里的案例触目惊心,让我意识到必须严守底线。”日前,某招标代理机构工作人员在岚皋县招投标服务中心标前廉政警示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片后,深受警醒。
今年3月,岚皋县招投标服务中心标前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正式投入使用,工作人员现场讲解招投标过程中禁止事项、播放警示教育片、发放书面告知书,明确违反相关规定将面临的不良信用记录及处罚条款。“我们通过前置警示教育提升招投标活动的透明度和规范性,旨在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招投标领域的腐败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市场环境。”县招投标服务中心副主任吴紫涛说。
在岚皋县城关镇防洪工程施工现场,项目负责人正进行“刷脸”考勤。“以前挂靠转包问题很普遍,现在谁敢违规就会被暂停投标资格。”该项目负责人说。岚皋县推行的“四岗刷脸”制度要求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等到岗率不低于80%,数据实时上传区块链平台。
此外,岚皋县纪委监委联合多部门构建“监管链”,通过大数据比对中标单位资质、资金流向等信息,精准发现违规转包、资质挂靠等问题。2025年3月上旬抽查12个项目显示,管理人员每月到岗率不足50%,通过下达督办通知,目前到岗率已达75%,工程质量投诉同比下降53%。阳光交易机制也吸引陕建集团等36家优质企业进驻施工,今年第一季度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同比增长19.5%。
岚皋县的实践表明,纠治招投标领域顽瘴痼疾,关键在于构建“不能腐”的体制机制,通过数字化改革推动权力运行透明化,以“智能化监管+前置警示教育”促进市场秩序规范化。这种“制度+科技”的监督闭环,为防范“工程上马、干部落马”提供了新方案,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正在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