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民生“幸福巢”
打印

安置房,事关搬迁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幸福生活,是不折不扣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当下,陕西省商南县正在深入开展安置房不动产登记“办证难”问题专项整治“回头看”,起因就是该县纪委监委干部的一次走访。

“我们在安置房住了好几年,可不动产权证却一直没办下来,心里总不踏实。”此前,商南县金福湾社区居民余世才向前来走访的县纪委监委干部反映了不动产“办证难”问题。

随着走访范围的不断扩大,更多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全县多个移民安置小区办证进度缓慢,不少居民入住多年,却始终拿不到属于自己的不动产权证。没有证,不仅影响居民的房屋交易、子女入学等切身利益,更让他们心里没了底。

随后,商南县纪委监委展开了深入调查。经过多方走访、查阅资料,终于查明了问题原因。

原来,超占土地、超容积率、超规划建设等问题,使安置房项目在验收和办证环节困难重重,而项目规划核实和竣工验收备案未完成、税费未缴纳等历史遗留问题,更是横亘在居民与不动产权证之间的“拦路虎”。此外,多头管理导致职能部门之间推诿扯皮,居民只能望“房”兴叹。

针对这些问题,商南县纪委监委积极协调县自然资源局、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职能部门召开联席会议,明确要求各部门建立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将任务明确到岗、细化到人。同时,纪检监察干部蹲点监督相关部门,督促其采取容缺受理、帮办代办、跨域通办等创新服务方式,运用联合验收、并联审批模式,精简办理流程、提升服务效能。这一系列举措,为安置房项目办证工作按下了“加速键”。

在商南县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为解决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出谋划策。

为了从根本上化解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已建成且入住的城镇不动产“办证难”问题,商南县成立了工作专班,通过收集信访线索、查询历史档案、实地调查摸排等多种方式,全面梳理问题。针对工程规划、竣工验收备案等具体问题,进行集中受理、专班研判,分层分类建立台账。按照“缺什么、补什么,谁审批、谁负责”的工作原则,研究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并向相关职能部门下发问题交办单,明确整改要求和时限,逐一解决问题。

在县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和各职能部门的努力下,商南县已完成了东畈小区 4幢220套房屋的首次登记,并筹备向首批住户发放不动产权证。“截至今年6月底,全县累计化解历史遗留不动产‘办证难’问题128个,涉及房屋192幢3589套,让众多居民多年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商南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小小产权证,连的是民心,稳的是根基。商南县纪委监委将监督触角延伸到民生最前沿,打通不动产办证“最后一公里”,架起党群“连心桥”,让更多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千家万户,为群众的幸福生活提供坚强保障。



下一条:摊位有“定”处 民生有“靠”处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