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娜 作
这天上午,市税务局大厅正中央的墙上,工人正小心翼翼地将一个大大的“廉”字悬挂起来。姜局长站在下面指挥,脸上难掩得意之色,这可是当地著名书法家范老的墨宝,求得这幅字可费了他不少心思。
省上要求开展廉洁教育活动,各部门都在绞尽脑汁搞创新。有的开设廉政公开课,有的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姜局长却想出了这个独特的主意——请范老写一个“廉”字挂在单位大厅里,既显档次,又能天天提醒干部职工廉洁自律。
范老在当地书法界德高望重,名和利早已看淡,过上了深居简出的退隐生活。这位老先生有着独特的艺术追求,力求精练,不允许有差错与败笔,因此惜墨如金,从不轻易落笔赐字。即便有人花重金求字,他也常常闭门谢客。
姜局长的秘书小王备了些薄礼登门拜访,按了门铃,不一会儿,有人接听了。小王刚搬出局长的名头,对方一听是来求字的,立马就挂断了通话。好在这个秘书有几分机灵,早就打听到范老平日里最关心时事政治特别是反腐倡廉方面新闻的。他再次按响门铃,开门见山提起廉洁教育活动的事。在听到这个来意后,一会儿工夫,原本紧闭的院门缓缓打开了。
“你说你受姜局长所托?”落座后,范老端起茶杯问道。
小王赶忙回复:“是的,市税务局姜兵局长。”
范老微微点了点头:“哦。”
小王试探着问了句:“您认识吗?”
范老若有所思地说:“有所耳闻。”
范老又问:“想写什么内容?”
小王答:“想请您写一个‘廉’字。”
姜局长的本意是把范老请到局里去写字,大张旗鼓地宣传一下:布置场地、备好笔墨、拉上横幅、架好摄像机、抓几张特写,最后全体人员与作品合影,整个活动便算圆满结束。但范老拒绝了,他轻轻摇头:“不必了,我这把老骨头经不起折腾。你先回去,这个字我过几天写。”
小王悻悻而归,回去汇报工作。过了几日,在秘书陪同下,姜局长亲自上门求字。在两人的注视下,范老起笔、运腕、落墨、钤印一气呵成,一个用草书体写就的“廉”字跃然纸上,笔势如龙蛇,潇洒飘逸,两人连连鼓掌叫好。
“廉”字裱好,挂上墙,姜局长每天早晨都会驻足欣赏一会儿。可日子久了,他总觉得这字里藏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古怪。这个字有点不对劲,越看越不像。他掏出手机输入一个“廉”字,举着手机和墙上的字一笔一画地对照,忽见“广”字头处似有异样——左边一撇处隐约有两点突出。
姜局长心里犯了疑,又不好意思直接请教范老,就召集局里的书法爱好者来看。有人说,这是书法艺术的特殊表现手法,就像曹操在褒谷口见褒河流水汹涌而下,撞石飞花,挥笔题“衮雪”二字时,故意省略“衮”字的三点水,因为“一河流水,岂缺水乎”,后来成了千古佳话;还有人说,这是草书的符号化写法,就像“虎”字的草书“一笔虎”,若不是元代鲜于枢和明代董其昌的传世之作为证,外行很难认出那是个“虎”字。
这些解释似乎都很有道理,姜局长也就放下心来。直到有一天,他在市纪委办公楼里看到了另一幅字。那也是个“廉”字,却是工整的隶书,笔画分明,横平竖直,结构方正严谨,“广”字头更是一丝不苟。更让人惊讶的是,这幅字竟然也是范老所写。
这事没过几天,姜局长在一场会议上被市纪委工作人员带走。
消息传了出去,市税务局炸开了锅,众人又一次细细品味那个“廉”字。有人猜测:政府单位的“廉”字应该用隶书写,而不是草书,这本就是一个“圈套”。也有人指出:这表面看像是个错别字,实则暗藏玄机,这个异样的“广”字头是暗藏“疒”字意,换而言之,这是一个“病入膏肓”的“廉”字。
没多久,新局长上任了。有一天,他望着墙上的字感叹道:“书如其人,字显其心,范老这一字千金,给我们上了最好的一课。”
这个充满玄机的“廉”字依然挂在市税务局的大厅里。每天,无数人从它面前经过,常会想起落马的姜局长。这个熟悉却又暗藏深意的“廉”字,确实起到了一种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