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旬阳市纪委监委干部在吕河镇双井社区开展监督调研,通过茶话会听民声、解民忧。郭凤珠 摄
“水肥要跟上,防虫不能松。”8月1日,在陕西省旬阳市吕河镇冬青树村的狮头柑产业园里,镇党委书记周浩一边帮农户疏除过密的小果,一边叮嘱道。沉甸甸的青果压弯了枝头,在晨光中泛着油亮的光泽。
助采收、促销售、抓防汛,这段时间,周浩奔忙在田间地头,“现在会议少了,有更多时间抓具体工作了。”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旬阳市大力减事项、减指标、减程序、减频次等,让干部腾出更多时间,到一线办实事。
就拿督查检查考核来说,旬阳市推行“党政一体大督查”,把过去各部门分散开展的督查合并成“一盘棋”,一次督查覆盖多项工作。2024年以来,旬阳市将县级层面考核事项从33项减少到1项、指标数量从665个减少到98个,减少比例达85.3%。
考核事项少了,指标数量减了,干部多出来的时间用在哪儿了?旬阳市要求干部——进群众门、入群众网、知群众情、解群众难、暖群众心,办好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一条路打通产业发展堵点
“现在可好了,车子能直接开进果园,脚上也不沾泥。”7月30日,面对旬阳市纪委监委的回访干部,吕河镇冬青树村村民郭卫仕感慨道,“以前这条路坑坑洼洼,人难走,运狮头柑的车也难开。”
狮头柑是旬阳市吕河镇冬青树村的主导产业,国家级名优产品。每到秋高气爽、柑果飘香的时节,就有大批游客前来赏柑园美景、品柑果醇香。“路不好,这哪行?不仅影响游客体验,再好的狮头柑也难运出去!”去年6月,镇纪委干部曹福锋与周浩来到冬青树村,只见主干道水泥路面多处龟裂、低洼处积着雨水,群众出行不便。
“这路必须得修。”周浩对冬青树村党支部书记郭明斌说。
回到镇里,周浩立即给上级部门写了立项报告。很快,报告就被批准了。“现在审批的效率也比以前提高了。”周浩说。
冬青树村村级道路改造项目获批,资金有了着落。不到一周,挖掘机就进了村,镇纪委也同步介入,将该项目列为重点监督事项,全程跟踪工程进度、质量及资金使用情况。
施工、协调、监督、验收……镇纪委干部时常来村里盯质量、看进度。
“这不行呀,排水渠直冲我家菜地了!”施工期间,一名村民急匆匆找来。正在开展监督检查的曹福锋跑过去一看,反映的情况属实。经沟通商议,最终决定采用涵管暗埋的方式替代明渠,得到了村民的理解与认可。
短短60天,一条崭新的柏油路就蜿蜒穿过冬青树村的果园。这条路不仅让2000多名群众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困扰,更成了打通产销、迎来游客、连接幸福的“致富路”。
一本日志记录为民初心
“良子来啦,快进屋里坐!”家住吕河镇敖院社区一组的张恩环,瞅见包组联户干部袁文良往院门口走来,便快步迎了上去。
“最近还有啥困难没?”袁文良笑着问,同时从身上掏出自己那本边角发卷的“民情日志”。
“都好着呢,多亏了你帮我卖了猪仔,解了燃眉之急!”张恩环说。
袁文良翻开日志本,2024年10月28日那页记着:“脱贫户张恩环,想卖猪仔,没找到买主。”
下面标注了10月29日的跟进:“早上8点,我带着养殖户来看13只猪仔。双方谈妥,成了。”
日志本上,记满了群众需要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往后翻几页,“敖静年老人独居,得帮着弄生存认证”“敖忠醒和敖忠柱,土地纠纷5年,现场调解了”……
一桩桩民生实事,字里行间都是干部作风转变的印记。
“现在案头活儿减了,与群众见面的时间就多了。”如今,袁文良的日志本内容越记越翔实。他不用翻看日志本,那些“张家的愁”“李家的盼”也像自家事一样刻在心里。
这样的日志本,吕河镇干部人人都有。
镇纪委不定期对干部“民情日志”记录及办理情况进行抽查,通过电话回访、入户核实等方式,检查问题是否真解决、群众是否真满意。对办理打折扣的干部,及时约谈提醒。截至今年8月初,已对6名干部进行通报批评。
近年来,吕河镇结合本地实际,创新推行“民情日志”工作制度。包组联户干部走村串户时,把群众的生产难题、生活诉求一一记下,建立专属“村民档案”,并通过茶话会集中力量协调解决各类群众诉求,将“记录”转化为“办理”的实际成效。
一场茶话会架起“连心桥”
雨后初晴,旬阳市吕河镇双井社区的院坝飘着淡淡的茶香,居民和干部围坐成圈拉着家常。
“最近要特别注意防汛防滑!”双井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军声音洪亮地提醒道。
“知道了书记,前阵子你们给屋后的坡地加了警戒线,我们都注意着呢。”一名居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接话道。
养老保险新规答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果园病虫害防治……茶话会上,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张军的日志本上记得密密麻麻。
这样的场景在吕河镇已成常态。干部们人人有本上面沾着茶渍泥点,记满了家长里短的日志本。谁家房子该修了,哪块田里要补种,甚至夫妻闹矛盾,都能在茶香氤氲中寻到解法。双井社区居民肖连奎掰着手指算道:“上半年光我们社区就开了38场茶话会,路灯安装了,邻里矛盾没有了,连我媳妇看病报销的事都给解决了。”
在吕河镇,干群关系亲如一家。镇里不定期在各村举办茶话会,干部群众围坐一起,围绕产业发展、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等议题畅所欲言。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干部们现场为群众排忧解难、调解纠纷,真正做到让群众“诉求有处说、道理有处讲、困难有处诉、事情有人办”,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干群一家亲”的深厚情谊。
茶话会效果到底怎么样?
“好得很!”居民李志强嗓门敞亮,“以前是咱跑断腿找干部,现在干部主动上门找咱聊。有啥难处,板凳一坐、热茶一喝,当场就能掰扯明白!”
为防止“会上答应、会后忘掉”,镇纪委将茶话会上的承诺事项纳入监督台账,定期督办,对推进不力的干部严肃追责。近年来,全镇累计召开茶话会900余场次,现场答复、解决群众反映问题1600余件。
监督沉下去,民心暖起来。
如今的吕河镇,群众的笑脸越来越多,那些沾着泥土的日志本、飘着茶香的院坝会、新修好的产业路,都成了干部转作风、办实事的最好见证。正如周浩常说的:“干部多跑腿,群众少皱眉,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