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拂杨凌 廉韵沁民心
打印

在杨陵区农村廉政教育基地,讲解员讲述隋文帝杨坚“躬履节俭”的治国故事。(杨陵区纪委监委供图)

加强清廉建设,是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纪检监察工委将清廉杨凌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坚持以“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市场清爽、社会清朗、文化清新”的“六清”目标为引领,以清廉单元建设为抓手,通过数字赋能提升监督质效、打造文化矩阵等一系列举措,持续推动清廉杨凌建设走深走实。

以“小切口”构建全域清廉

清廉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全局性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左右协调、上下联动。

杨凌示范区坚持以“小切口”构建大格局,聚焦机关、学校、医院、企业、村居等清廉单元建设,组建清廉杨凌建设工作专班,制定并印发《关于推进清廉杨凌建设的实施方案》,对24项82条具体任务进行细化,逐一明确任务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构建了“党工委统一领导、专班统筹协调、牵头单位主抓直管、责任单位具体落实、两级联动共同参与”的清廉建设工作体系,为清廉杨凌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每年年初,我们会结合实际印发《清廉杨凌建设重点任务分工》,并指导18家牵头单位分别制定各自领域工作子方案,进一步推动清廉杨凌建设融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清廉杨凌建设工作专班工作人员说。

记者了解到,清廉杨凌建设工作专班已将此项工作纳入全年目标责任考核,在政治监督与日常监督中建立起定期督导考核机制,为清廉杨凌建设的有力有序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这一建设的成效,在基层村居得到了生动体现,杨陵区揉谷镇田西村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现在村里有事都开会商量,花钱办事全摆在明面上,大伙儿心里都有数。”76岁村民田炳华的切身感受,道出了田西村在清廉村居建设中的真实变化。

乡村振兴,清廉先行。田西村将村民议事会视作清廉村居建设的“法宝”,更是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的关键举措。通过制定全面系统的议事流程,既压缩了腐败滋生的空间,又保障了村民参与村级事务决策的权利,让全村凝聚力持续增强。

“我们村从不怕开会,大到项目招标、工程建设,小到公共设施维护、榜样评选,都能摆到会上讨论,接受大家的监督。”田西村党支部书记田小雄说。

除了田西村外,清廉杨凌建设的成果更在全区范围内多点开花、纵深推进。

杨陵区李台街道持续深化清廉机关和清廉村居建设,在机关和辖区内各社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清廉文化主题活动,邰西、西苑、阳光等社区不定期开展廉洁主题党日、警示教育、读清廉诗词、学廉政故事、观看廉政教育微视频等活动,多措并举把廉政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杨陵区教育局聚焦清廉学校建设,指导各学校开展廉洁教育进讲堂、师德师风培训、清廉书画展等活动,让廉洁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各环节。

从村居到机关,从学校到医院,在杨凌示范区纪检监察工委和杨陵区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全区各级各部门结合行业特点与部门特色,推动清廉单元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一个个“小切口”构建全域清廉大格局。

以数字赋能提升监督效能

8月的第一天,杨陵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干部陈金贵和往常一样,打开电脑登录“清廉杨凌智慧监督平台”,开始查看预警信息。

“这个平台就像我们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陈金贵一边操作系统一边介绍,“群众可以在前端用手机随时查阅业务公示和民生政策,我杨凌示范区航拍图。(杨凌示范区纪检监察工委供图)们可以在后台通过数据预警、执纪执法、‘廉政画像’和数据分析四大功能模块,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精准监督、提前监督。”

杨凌示范区纪检监察工委和杨陵区纪委监委依托“清廉杨凌智慧监督平台”,整合了财政、民政、公安、农业农村等30多个职能部门的公共数据,并融合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巡视巡察,以及区直单位、镇(街道)机关和监督对象的信息,进一步拓宽了监督覆盖面、提高了执纪精准度。

针对群众关注度高、易发多发问题,杨凌示范区纪检监察工委和杨陵区纪委监委建立了92个监督模型,录入7400余名党内监督对象和监察对象的基本信息,收集数据170多万条,通过“清廉杨凌智慧监督平台”数据的碰撞比对,高效筛选出异常信息,自动生成预警。

此前,一条关于“杨陵区退休公职人员穆某某、许某某存在违规领取农村籍退役士兵老年补贴问题”的预警,就来自杨陵区民生资金数据库、杨陵区退休人员数据库、杨陵区监督对象数据库的三方数据碰撞比对。经核查发现,穆某某从2015年1月至2023年8月违规领取补贴29001元、许某某从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违规领取补贴23493.6元。

最终,杨陵区纪委监委给予穆某某和许某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收缴违纪所得,同时对负有审核职责的相关街道办负责人李某某和戴某某依规依纪进行处理,并下发工作提示函和纪律检查建议书,督促相关部门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制度、堵塞漏洞。

“以前这类线索如果有关部门不上报或者不能通过其他案件带出来,确实很难发现。”杨凌示范区纪检监察工委工作人员说,“‘清廉杨凌智慧监督平台’的搭建,不仅解决了基层监督力量不足与监督对象数量庞大的难题,也破解了问题线索隐蔽难查与早发现早预防之间的矛盾,真正做到了让数据跑起来、监督质效提起来。”

清廉建设既要靠制度约束,也要靠科技赋能。据统计,2023年5月至今年7月底,聚焦民生、“四风”等重点领域,“清廉杨凌智慧监督平台”共预警疑似违纪违法问题4500余个,移送问题线索80件,第一种形态问责处理15人,党纪政务处分53人,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完善资金发放、财务管理等制度10余项,追缴违纪违法资金11万余元。

以“1+N”打造文化矩阵

“隋文帝杨坚开创‘开皇之治’,大力推行廉政,他在位时,提倡勤俭节约,反对奢侈豪华……”前不久,杨陵区五泉镇王上村村委会副主任刘艳担任讲解员,在杨陵区农村廉政教育基地,给前来参观的党员干部讲述隋文帝杨坚“躬履节俭”的治国故事。

这是杨凌示范区深挖本土文化资源,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深入人心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在清廉杨凌建设过程中,杨凌示范区纪检监察工委深挖本土廉洁文化资源,依托示范区党校建成示范区廉政警示教育中心,将其作为廉政教育主阵地。同时,充分挖掘区内廉洁文化资源,弘扬隋文帝杨坚勤廉思想,在杨坚陵所在地——五泉镇王上村,建成杨陵区农村廉政教育基地,辐射带动各镇(街道)及有关职能部门建成五泉镇毕公村马氏家风家训馆、李台街道阳光社区清廉文化教育馆等阵地,创新打造了具有杨凌特色的“1+N”廉政教育阵地体系,让廉洁文化阵地各具特色、多点开花。

据统计,全区各教育阵地年均接待党员干部群众参观学习5000余人次,成为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增强纪法意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重要场所。

“我们坚持正面引导和警示教育相结合,特别注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在每个廉政教育基地,都精心选取本地查处的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通过深刻剖析案件成因和教训,推动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杨陵区监委委员刘琦说。

此外,杨凌示范区纪检监察工委积极创新廉洁文化传播形式,坚持“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线上用好用活杨凌示范区、杨陵区纪检监察网和“清廉杨陵”微信公众号等网络阵地,构建“两网一微”立体传播格局,定期推送全面从严治党政策、党纪法规释义、典型案件通报等内容,使廉政教育不断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线下精心布局,在市民文化盒子、图书馆、乡镇文化站等公共场所设立9个“廉政文化图书角”,配备廉政图书1000余册,让廉洁文化触手可及。同时,通过组织观看《路遥》《家风》等廉政话剧,举办家庭助廉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增强廉洁文化的感染力、穿透力、影响力。

“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杨凌示范区纪检监察工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在创新形式、拓展载体、提升质效上下功夫,打造出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廉洁文化产品,让廉洁文化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融入日常,为杨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廉”动力。

杨凌示范区航拍图。(杨凌示范区纪检监察工委供图)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