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燃气安全“防护网”
打印

“平时用气最担心的就是安全问题,现在经常有工作人员上门仔细检查阀门和软管等燃气设施,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都会被排查出来并消除,大家心里踏实了。”近日,面对前来回访的燃气公司工作人员,陕西省山阳县城关街道丰西新城社区居民李雁玲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山阳县纪委监委将燃气安全问题作为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的一项重要内容,督促县城管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聚焦“问题瓶、问题管、问题灶、问题阀、问题环境”五类安全隐患,重点整治老旧小区等区域燃气安全问题。

为推进监督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山阳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定位,督导县城管局对现有城镇燃气企业、燃气用户、特种设备及相关企业开展多轮“拉网式”排查,集中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和居民燃气用户隐患排查整治“敲门”“扫街”行动,对城区餐饮场所、商业综合体、住宅小区、夜市摊点等重点区域实施“地毯式”排查与“清单化”闭环整治。截至7月底,已累计排查各类场所52处,更换软管147根、阀门85个,消除安全隐患115项,下达违规供气、使用不合格器具等行为整改通知书65份,对城东气站未严格落实定期对用户进行安全检查的行为作出1.1万元的行政处罚。

“县域内燃气经营企业必须定期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及安全知识培训,提升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城区已全面更新并安装了智能燃气报警器与自动切断装置,能够实时感知泄漏风险,构建起‘前端感知、平台预警、快速响应’的智慧安全屏障。”山阳县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对燃气瓶加装二维码,实现了对燃气瓶全周期的追踪和溯源管理,确保每一只燃气瓶从生产、检测、充装、配送、使用到报废回收全过程都在严格监管之下,精准记录每一次充装操作,杜绝违规充装现象,有效预防安全隐患。

同时,山阳县纪委监委督导县城管局开展以燃气安全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为主题的“五进”活动,普及燃气行业政策法规和安全知识,宣讲燃气安全使用常识,提升群众安全用气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今年以来,先后开展“五进”活动6次,发放燃气安全宣传彩页12500余份。同时,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面预防,线上强化对管网压力、流量等关键参数24小时在线监测与分析预警,线下加强管线巡查频次。建立健全与气象、应急等部门的信息共享与会商机制,提前研判极端天气、地质灾害等对燃气基础设施的影响,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有效落实相应防范措施。

“今年,县城管局投资4.95万元,邀请专业机构为全县燃气领域编制了风险评估报告,并划定了燃气设施‘高风险、高敏感、高后果’区域,为确保从源头上消除设计缺陷与施工隐患奠定了坚实基础。”山阳县城管局局长杨昌说。

此外,山阳县纪委监委督导县城管局精心开发了“山阳城管微服务”小程序,聚焦燃气服务领域,推出了天然气线上缴费、液化燃气站点查询、燃气安全科普课堂、问题“随手拍”等多项便民举措,居民可对燃气设施故障、违规用气、泄漏隐患等安全隐患及时上报,便于相关部门快速处理,构建了“发现、反馈、解决”的闭环管理机制。



下一条:让群众喝上“放心水”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