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红廉文化”品牌 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打印

马栏革命纪念馆。(旬邑县纪委监委供图)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提出“制定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对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作出系统部署。陕西省旬邑县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立足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深入挖掘马栏革命历史中的廉洁元素,推动红色基因与廉洁文化深度融合,精心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红廉文化”品牌。这一实践探索,不仅丰富了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内涵,也为各地依托本土文化资源、培育特色廉洁文化品牌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筑牢品牌根基。地域文化资源是廉洁文化品牌的源头活水,唯有立足本土、深挖特色,才能让廉洁文化更具生命力。一是锚定红色资源核心。旬邑县以马栏革命旧址为核心,精准挖掘红色资源中蕴含的廉洁基因。马栏作为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存了大量革命先辈坚守初心、清正廉洁的史实,如老一辈革命家在艰苦环境中秉持“党的利益在第一位”的朴素作风,成为廉洁文化的天然素材。二是系统梳理文化脉络。组织专家编写马家堡关中特区旧址等5处红色旧址的布展大纲,系统梳理革命历史中的廉洁故事,从历史事件、人物事迹中提炼廉洁奉公、一心为民等精神内核,为廉洁文化品牌奠定历史根基。三是找准结合点与切入点。将红色资源中的党性教育元素与廉政教育需求相对接,既突出马栏革命历史的时代价值,又聚焦当前廉洁文化建设的现实需求,实现红色文化与廉洁文化的有机融合,有效避免“两张皮”现象。

探索开展特色实践活动,丰富品牌内涵。塑造廉洁文化品牌,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让群众可感可知。旬邑县以“红廉融合”为路径,设计系列特色活动,让廉洁文化从“文本”走向“生活”。一是打造沉浸式教育场景。将廉洁文化嵌入和美乡村建设,在红色旧址周边设置廉洁主题景观、标语,用群众听得懂的方言、看得见的案例开展宣传,让清廉乡风在潜移默化中滋养;创新“四教一体”阵地集群,将党性教育、警示教育、廉洁教育、家风教育融入红色参观线路内容,增强体验感。二是创新文艺传播形式。以马栏革命历史为主线,开展“党的利益在第一位”革命故事文艺宣讲,通过戏剧、朗诵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廉洁故事“活起来”,借助短视频、云直播等方式,扩大传播范围。三是推动全域参与共建。聚焦“点线面”结合示范路径,在乡村、医院、学校等不同清廉单元开展特色实践。比如,在医院推行“廉洁处方”治理模式,以“双重责任”破解医疗领域作风顽疾;在学校通过“家校社”联动扎紧制度笼子,让廉洁文化融入各行各业,形成“全域共建”的生动局面。

构建文化传播长效机制,提升品牌影响力。廉洁文化品牌的生命力在于长效。旬邑县通过机制建设,确保红色廉洁文化持续传播、深入人心。一是健全协同推进机制。构建“党委主责、纪委督责、部门履责、社会参与”的“四维协同”机制,凝聚合力推动问题整改和制度完善。将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提升考核权重,推动监督效能转化率提升,真正形成党委统筹抓总、纪委嵌入式监督、部门协同发力、群众广泛参与的共建格局。二是强化教育警示功能。将红色廉洁教育与纪律教育、警示教育结合,组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开展纪法宣讲、开设庭审课堂等。2024年以来,旬邑县累计开展警示教育150余场,覆盖2000余人次,从思想根源上筑牢“不想腐”的防线。同时,通过集中警示教育、公开通报曝光等方式,不断增强震慑力。三是完善激励保障机制。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准确运用“四种形态”,通过澄清查诬、容错纠错、回访教育等举措,营造清廉有为、实干有位的氛围,引导党员干部在廉洁自律的同时积极作为,让廉洁文化与干事创业相辅相成。(作者系旬邑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