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陕西省镇坪县纪委监委驻县农业林业和水利局纪检监察组与县农业林业和水利局产业办抽调我和其他4人组成联合复核组,对群众反映的2024年度镇坪县黄连产业种植面积存疑问题进行核实。
复核组分为两组,一组拿着仪器测量黄连种植面积,我带领另一组穿梭在陡峭的山林间,实地查看黄连种植情况。
“请问这是你新种植的黄连吗?一共多少亩?”在钟宝镇东风村的一座山上,我问黄连种植户郑某。“是的,之前验收的是263亩。”郑某回答。
但经我们测量,面积为197亩。郑某满脸不高兴地说:“仪器不准,山林起伏不平,要分块测量。”按照他的要求,我们重新进行了分块测量。
从早上9点忙到下午6点,我们最终确定为197.7亩。让郑某签字时,他以“没有测准”为由拦着我们不让走。
我说:“你自己再测量一次,如果出入大的话,我们再重新测量。”
后来,郑某极不情愿地在验收表上签了字,此次复核面积比原验收面积少了65.3亩,按每亩1000元的补助标准计算,他将少领补助6.53万元。我们离开时,郑某低垂着脑袋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吸着烟。
在复核另一名种植户刘某的黄连种植面积时,他故意带我们去测量其他人的黄连种植地,企图冒充自己的种植面积,这一行为在测量过程中被当场揭穿。随后,我们对刘某进行了批评教育。他解释说:“我担心实际种植面积不够。”果然,经实地复核发现,在刘某申报的黄连种植区域内,还有两块地尚未栽种,一块16.3亩,一块10亩。据此,我们将其申报的总面积核减了26.3亩。最终,他一言不发,在验收表上签了字。
此次复核工作,共核查全县黄连种植面积2000余亩,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数十万元,我们向县纪委监委移交问题线索6条,对3名存在作风不实、弄虚作假问题的干部启动了问责程序。
在近一个月的复核期间,我们拒绝了所有吃请馈赠、挡住了说情打招呼、顶住了熟人的人情压力,鞋子磨烂了,衣服挂破了,手上也划出了道道血痕,但这些困难都没有阻挡我们深入田间地头追求真相的步伐。虽然复核工作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动了一些人的“奶酪”,也遭遇了一些人的白眼,但作为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我问心无愧、无怨无悔。
做党的忠诚卫士,守护好公平正义,坚决防止和杜绝惠民补助资金被虚报冒领,以严格监督执纪助力农业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体验到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是我经历了此次复核工作后最大的感悟。(作者系镇坪县纪委监委驻县农业林业和水利局纪检监察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