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於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
出处:《颜氏家训·涉务篇》
译文:士君子的处世方法,珍贵之处就在于能够有对所做的事物有所助益,不单是高谈阔论,左琴右书。
品读:士,在古时候是一个特殊的阶层,作为封建社会的中流砥柱,士的品行与操守推动了当时社会的文明与繁荣。士家大族历来很重视教育,他们以历代先贤的智慧和品行,警示后学,以培养高尚的情操、构建完善的人格,肩负着振兴家族的使命。历代以来的士族作为叱咤风云的时代标志,流传更为广泛的是其内部深刻的家训传承与弘扬,作为信仰的力量流传下来。士的崛起,在平民与贵族之间形成了一个中间地带。这样一个享有“特殊身份”的群体,他们发而为声,指点江山,品评天下大事。事君而忠,结友而义,待人以信,为苍生而振臂一呼,或是激浊扬清,成为推动一个社会发展的新生与动力。
士的精神不单在于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是秉承着格物致知的精神和实干的品格,“大人不华,君子务实。”君子的处世哲学,以勤谨勉励持正自身,以务实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士大夫“闻鸡起舞”,夙兴夜寐,以自身的实干精神见微知著,以脚踏实地的态度,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在文行出处中砥砺自身情操,从而实现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和赤子之心。
当历史映照进现实,作为今人,我们更有理由去取其精华,以此勉励自身。用内含在家训中深刻的道理来启发自己,有所裨益。“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是提醒我们在工作中,时刻以勤勉努力的态度,踏实进取的工作作风来要求自己。“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知行合一,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求知过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事求是,戒骄戒躁,从事必躬亲的角度去践行真知,必有所获。
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以自身的廉洁操守为准则,以纪法为信仰,严格要求自己,脚踏实地做实事,为人民群众谋福祉,秉持纪法的精神,彰显公平与正义,维护党员干部自身的廉洁性,是每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的初衷。心中秉持清廉信仰,监督执纪步履铿锵。以谨慎踏实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只有严以律己,才能实现自律与律人的结合。做实事、善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实现为人民服务的价值。“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实干精神,以学为始,以行为本。怀抱坚定的信仰,实践出真知。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古代的士大夫们尚且可以用如此言语勉励自身,何况吾辈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