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

打印

家训: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出处:苏轼《三槐堂铭》

译文:具有忠诚,厚道的道德品质的家庭,能够长久地绵延下去。认真读书,学习前人优秀品质,可以使家族长久地发展下去。

品读:再看电视剧《金粉世家》,发现女主角冷清秋所住宅院的门上有一副对联,“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不觉感叹,电视剧也算是用心了。

“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是老北京胡同的门上常见的一副对联,出自苏轼的三槐堂铭,虽然年代久远,但其中的核心内涵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

即便是在新时代,忠诚、厚道、认真学习的家风也不应丢弃。关于家风,习近平总书记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可见,好的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宝贵财产,是把一个家庭引向健康强盛的导航和风向标。

先说忠厚。所谓忠,即对人以诚相待,不虚伪;所谓厚,即宽厚待人,不狡诈。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相敬,姐弟友爱,平时的生活虽然清苦但又温暖平静。我的父母是极忠实厚道的,“家风”二字似乎并没有从他们的口中听到过,我想他们或许是在不经意之间实践着身教的责任。但父母对家里老人的孝顺,对亲戚朋友的平和与善良,对待孩子的尊敬与培养,是交给我们一生的财富。如今,我们姐弟三人,凭着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业,参加工作,而我们必会将父母交给我们的以诚待人,忠厚老实发扬下去,我想这便是对我们“家风”的最好诠释。

再看读书。古代圣贤,很多都是耕读传家的:唐代诗人黄庭坚曾有诗云: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籯常作灾。晚清第一重臣曾国藩的家书可谓耳熟能详,他在送别兄弟曾国荃的时候,曾有“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的句子,为的是告诫自己的弟兄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也不要忘记读书。

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一书中也讲到他的读书经历,读之令人产生思考,初到梁家河,虽然环境艰苦简陋,但穷困饥饿和繁重的农活都没有将这位年轻人打败,在磨砺中他虚怀若谷,不忘修身,刻苦学习,脱胎换骨。习总书记的读书范围非常广,从文史哲学到外国名著,甚至美术作品和当地县城文学期刊都是他阅读的涉猎范围。任何时候精神的力量都是不可估量的,难以想象没有书籍,身处逆境的年轻人怎样才能够坚持自我。

总书记的这段经历告诉我们,从读书到实践,有了知识和真理的充实,才能够更有底气的干事创业。

放到自己身上,好像一年四季都有不读书的理由:“春天不是读书日,夏日炎炎最好眠。等到秋来冬又至,不如等待到来年。”不管是上学的时候,还是工作之后,都有很多不读书的借口。当一个人开始为自己的懒惰寻找理由的时候,板凳太硬、光线太强都能成为阻挡进步的绊脚石。

宋代学者欧阳修说,他的好文章都是在“三上”得之,即枕上、马上、厕上,可见读书是要融入自己的生活之中,应该时时有之。

古代圣贤的例子不胜枚举,而我们普通家庭,除了心向往之,完全可以身体力行地去建设自己的好家风。遗子万金不如教子一经。家族血脉的传承,不是财富和官职的传承,而是文化的传承。


上一条:77.余地之得
下一条:79.心正乃万事之本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