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
出处:宋·范仲淹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
译文:谦虚礼让崇尚廉洁,戒骄戒躁切勿自满。
品读:
范仲淹是我国北宋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一生为官清廉,治家甚严,特别是他为范氏子孙制定的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堪称中华传世经典家训的典范。
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全文100字,从“孝老爱亲、尊师重教、廉洁奉公、谦恭感恩、睦邻节俭”等不同侧面告诫家人子孙,如何立身处世、持家治业。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
谦虚礼让崇尚廉洁,戒骄戒躁切勿自满是个人立足于社会应具备的基本品德。而任何品德的形成都不会一蹴而就,都需要漫长的积累和沉淀。因此,从幼儿开始培养良好的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操守,无论是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都是大有裨益的。而家训恰恰就是对一个家庭、家族成员从生到死的浸润和约束。对孩子而言,家训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无言的教育,是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 是全方位的。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训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当今社会,大家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都注重家庭教育,但我们只一味地追求学习好,而对孩子的道德品行的养成有所忽视,特别是对孩子尚廉戒骄意识的养成不以为然,酿成了不少悲剧。2015年5月,中央电视台“新闻1+1”栏目报道了安徽怀远火星小学事件,涉事的小学六年级副班长不满13岁,利用检查背书、监督作业的权力,从二年级(约8岁)开始,共收受其他同学贿赂两万多元,堪称我国年龄最小的“贪官”。事发后,其家长不仅不检讨自己,反而还百般狡辩。
近年来,我国的反腐败力度不可谓不大,抓获的贪官污吏数以万计。但贪腐现象如同割韭菜一般,割了一茬又一茬,前“腐”后继,屡禁不止。造成如此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以来,说起谦恭廉洁、戒骄戒躁,我们似乎都觉得是对成人、官员的要求,几乎不涉及未成年的儿童、少年。殊不知从小缺乏谦虚礼让崇尚廉洁,戒骄戒躁切勿自满教育的孩子,长大后进入社会,对金钱、名利的诱惑是很难有免疫力的。因此要建设不想腐的官员队伍,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就必须让孩子从小就接受尚廉戒贪教育,让反腐倡廉教育进家庭、进学校、进孩子们的头脑。只有从小、从早抓起,经过持续不断的坚持,我们一定会建成一个政治生态风清气正、自然生态山清水秀、社会生态文明和谐的现代化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