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陕西省会城市的西安,总人口843.5万,乡村人口262.1万,共有行政村3072个,既有边远农村,又有城中村和城郊村,农村情况较为复杂。近年来,西安以大力加强村监委会建设为基点,深入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有力保障了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促进了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实行村务公开,让村民成为真正的主人
“我们村的村务公开栏,每季度都会详细公布村里的政务、事务和财务收支明细,包括每个村干部的工资发了多少,娃们的学杂费村集体支出了多少……”现在,西安市长安区上王村的村民们经常议论村里的村务公开内容,大家都觉得“心里亮堂”。
西安市高度重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通力协作,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实施,相关部门参与,民政部门组织协调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区县都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纳入了目标考核体系,充分结合各自实际,积极探索加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基本做到了乡镇、村、组三级联动公开。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西安市形成了以“十公开”为内容的村务公开制度,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村民的知情权,让村民成为了真正的主人。
西安市将土地征用补偿、土地承包、惠农支农政策落实、村内筹资筹劳“一事一议”、农民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兴办集体公益事业等事项及时纳入村务公开内容;规范了村务公开程序,目前全市所有村普遍实行了村务公开,近95%的村民小组做到了组务公开;健全了民主管理制度,对与村务公开密切联系的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班子交接、财务管理、评议干部等制度进行了明确规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村级管理制度体系。
建立村监委会,把监督决策权交给村民
除了满足村民的知情权,还要加强村民的监督权,落实村民的决策权。西安市不断完善村民监督委员会建设工作,将其作为破解村级监督缺位,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
“在我们村,村监委会发挥了大作用。”提起村监委会,户县东韩村的村民有说不完的话,“村里的大事都要听取群众的意见,新村建不建、房子怎么分配,村监委会每家每户发放意见征求表,让村民自己来决策,工程建设也由村监委会全程监督。”
针对农业人口多、城乡差异大的实际,西安市在建立村监委会时,坚持对城中村、城郊村和边远农村进行分类指导。城中村经济较好但矛盾较多,群众参与意识强烈,成立难度较大,各区县和乡镇分别派出两级工作组现场指导,保证选举顺利进行;城郊村集体经济较发达,发展潜力较大,各区县在选举中注重把那些具有经济头脑的人选为成员,发挥他们的作用;边远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大量人才外流,各区县在选举中充分发挥离任村干部和退休老干部的作用,选举他们担任村监委会成员。
为了使村监委会更好地履行职责,西安市积极建章立制,加强村监委会成员培训;深入实地,跟踪问效,切实发挥村监委会作用。截至今年10月,西安已建立村监委会3011个,占涉农行政村的98%。西安市自开展建立村监委会工作以来,各村监委会共对3207件(次)村级重大事务进行了监督,给两委会提出意见建议4548条,有3245条已被采纳。2009年年底,市纪委涉及农村信访量341件,比2008年减少了49.5%。
加强“五个建设”,促进难点村向先进村转变
针对“难点村”形成的主要原因,西安市通过加强“五个建设”,抓住要点、解决难点,促进“难点村”向“先进村”转变。
提高村干部民主法制观念和依法行政的能力,是抓好“难点村”治理的重要基础。近年来,西安市各级纪委共举办村级领导干部党风廉政教育培训班224期,培训人员达29367人次,村干部理解执行政策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自觉性都有了明显提升。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进发展、凝聚人心的作用,是抓好“难点村”治理的重要抓手。西安市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纳入全市“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同时在全市推行村党支部书记“双述双评”制度。在2009年的述评活动中,对述评不合格的8名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二次述评,对其中3名书记进行了组织调整。“双述双评”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实现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统一。
切实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是抓好“难点村”治理的重要内容。在2008年全市村级党组织和第七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前,西安市共排查出284个“重点村”、“难点村”,并对这些村进行了选前村级财务和干部任期审计,严格了村务公开和民主决策的程序,查处了村干部违纪违法问题。为使“难点村”治理工作动态化、常态化,西安市民政局建立了基层政权“专题接访日”制度,对受理的每一件信访件,及时转办,跟踪督办,并将信访量和办理质量纳入对区县民政局的年度考核指标。
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抓好“难点村”治理的重要手段。西安市各乡镇(街道)都配备了纪委书记、纪委委员,建立了监察室。在工作中,坚持惩防并举,加大案件查处力度,2006年以来全市共立案查处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234件,结案215件,涉及金额379万元,挽回经济损失113.27万元,给予党政纪处分222人。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抓好“难点村”治理的重要任务。2008年至今,西安市共建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500个,积极组织和引导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村。为尽快帮助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的“难点村”脱贫,2009年西安市建设扶贫重点村31个,通过项目带动,解决了1.3万低收入人口的脱贫问题。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创造力,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更快发展,2009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到6275元,比上年增长了20.4%,增速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一位。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