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宝鸡市委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
打印

2017年11月22日至2018年1月12日,省委第八巡视组围绕“三项重点任务”对宝鸡市委及陈仓区委、千阳县委进行了巡视,2018年6月19日反馈了巡视意见。根据《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有关规定,现将巡视整改情况予以公布。

一、强化政治担当,认真履行巡视整改主体责任

(一)提高思想认识。市委高度重视巡视整改工作,切实承担巡视整改主体责任,先后7次召开会议,学习领会巡视整改有关精神和巡视反馈意见精神,提高整改工作思想认识,并对整改工作安排部署、听取整改情况汇报、明确整改具体要求、传导整改责任压力。市委班子成员一致认为,巡视反馈指出的问题点到要害、中肯深刻,提出整改的意见建议明确具体、符合实际。市委要求全市各级要从“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担当巡视整改责任,使整改成为推进“三项重点任务”落实,助力加快“四城建设”的难得契机,切实把各项工作做深做实做细。

(二)加强组织领导。6月19日下午巡视组反馈巡视意见,会后市委立即召开常委会议,研究部署整改工作,成立由市委书记徐启方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市长惠进才和市委副书记尹清辽任副组长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明确12个牵头市级部门和6名市领导负责主抓。陈仓区委和千阳县委及时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全市各级党组织积极对照整改任务,各负其责、抓好整改,形成上下联动、合力整改的工作格局。

(三)制定整改措施。制定“1+6”巡视整改工作方案,即:市委整改工作总体方案,对反馈的4个方面12个问题,细化分解为31个具体问题,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明确责任领导、牵头单位、落实单位和完成时限;市扶贫办、市环保局、市发改委、市纪委和陈仓区、千阳县分别制定本领域和本县区整改方案,确保全市巡视整改工作同步推进。同时,按照反馈意见,建立整改台账,做到销号管理,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

(四)加强督促督办。7月17日,市委书记徐启方主持召开整改专题汇报会,听取4个相关职能部门和2个县区整改情况汇报,对整改工作直接部署、直接落实、直接协调、直接督办。8月15日,市委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市委各常委主动认领问题,深入查找问题,逐人对照检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推动巡视整改工作落实。着眼建立长效机制,根据巡视反馈意见,建立完善相关制度规定48个,以制度建设成效固化巡视整改成果。

二、坚持政治标准,逐条逐项抓好反馈问题整改

(一)精准扶贫脱贫方面

1.关于“思想认识与中省要求方面还存在偏差和误区,站位还不够高”的问题。

(1)关于“市县党委精准扶贫脱贫未能从全局性、系统性上深度研判、分析形势、运筹帷幄,重点县与非重点县工作不平衡,工作成效与宝鸡在全省的政治经济地位不相称”的问题。

市委市政府先后10次召开常委会、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脱贫攻坚推进会以及指挥部会议,确立了“走在关中前列,争创全省第一方阵”的目标。由市级领导带队,加大对非片区县脱贫攻坚工作督查力度。实行片区县、非片区县一个标准考核、一个标准评价,各县区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脱贫攻坚分值提高到10分,有效解决工作不平衡问题。

(2)关于“一些领导干部不同程度存在宝鸡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条件好,深度贫困面小、扶贫任务不大的模糊认识,对中央战略意图领会不深,对省委提出的‘全面过硬、争创一流’的要求重视不够,对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漠然视之,有的县调查问卷收到的意见建议为零。2017年第二、三季度市际交叉检查全市排名整体下滑”的问题。

开展“百日会战”,苦干实干一百天,打好“六场硬仗”,确保9月底前完成各项任务。制定《宝鸡市加快追赶超越半年考核点评工作方案》,把脱贫攻坚工作成效作为县区点评的重要内容。着眼提高脱贫攻坚紧迫性、艰巨性的思想认识,组织开展各类培训,制定《宝鸡市扶贫干部培训大纲》《宝鸡市扶贫干部培训任务分解表》,截止8月底,全市累计培训五类扶贫干部6.03万人。

2.关于“统筹谋划与统一部署方面还存在欠缺,工作指导不精准、常反复”的问题。

(3)关于“执行政策结合市情、县情研究部署不够,存在照搬照抄照转现象,甘当传话筒”的问题。

制定《宝鸡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年)》《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意见(2018—2020年)》,开办《扶贫政策大讲坛》,编印《贫困县退出认定工作导引》《贫困退出认定工作资料汇编》,推动扶贫政策落实到村到户。结合宝鸡实际,创新提出《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助力脱贫攻坚“1+7”意见及管理办法》,厘清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责任。千阳县强化“五个统筹”,确保脱贫攻坚政策落实。

(4)关于“有的政策朝令夕改,前后矛盾,基层干部无所适从,群众意见较大。比如,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中,前后补助标准不一,差异太大,先行搬迁的贫困户意见较为强烈;一些县区出现超自筹、超面积、超成本‘三超’问题,现在整改无处下手,干部有怨言,群众不满意”的问题。

对脱贫退出涉及的农村道路、安全饮水、电网升级改造项目,以及“十三五”扶贫移民搬迁、2018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对象进行核查,调整搬迁对象46户,确认2018年危房改造对象5241户。对之前采取生产用房、经营用房、合户、亲友共建等整改的予以清理,对全市1621户“三超”遗留问题进行整改。全市5782户脱贫户纳入低保,2263户低保对象享受渐退帮扶政策。制定分年度、分措施三年滚动规划。

3.关于“区域产业发展与扶贫工作结合存在‘两张皮’现象,措施还不够实在”的问题。

(5)关于“有的县区产业扶贫与四化同步、三产融合、城乡一体、农村集体经济制度改革结合不够紧密,多数贫困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两个全覆盖’政策执行不到位,产业扶贫项目趋同,跟风冒进,‘短、小、散’问题突出。有的县区主导产业还不够明晰,多数镇村扶贫项目不能因地制宜,导致产能过剩,丰产不增收”的问题。

修订县、镇、村、户产业发展五年规划,确保产业发展精准对接。以5个摘帽县和贫困村为重点,支持贫困群众因地制宜发展增收产业。建设7个农产品加工园区,吸纳从业人员1.3万人,培育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74户,专业合作社3761个,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169个。举办宝鸡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精准扶贫宣传推介会等活动,签约项目30个。积极实施农业质量年专项行动,已完成11个产地、11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报工作。

(6)关于“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工作进展不平衡,一些地方推进缓慢,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截止8月底,全市906个村基本完成清产核资任务,541个村完成成员身份界定任务,376个村完成股权量化工作,617个村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并运行。113个村被确定为省级农村“三变”改革千村试点村,对接项目167个,撬动投资11446万元。引导全市191个龙头企业、1013个合作社、260个家庭农场、205个农业园区,与6万多户贫困户建立产业带动关系。建设市级“嵌入式”产业脱贫示范基地104个。

4.关于“责任压力与责任追究仍不到位,失之于软、失之于宽现象依然存在”的问题。

(7)关于“个别县区没有真正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安排部署工作不精细、操作执行不规范、监督落实不严格,巡视巡察中发现普遍存在识别不精准、退出不精准、资料不规范,以及虚报冒领、优亲厚友、违规操作”的问题。

对全市脱贫攻坚进行监督检查,深入整治虚报冒领、优亲厚友、克扣截留、贪污挪用等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党纪政务处分284人。扎实开展脱贫攻坚“两完善”和“六查六看六解决”,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提高脱贫退出质量。千阳县两完善“五步走”工作法取得良好效果。

(8)关于“全市2017年先后查处此类问题1500余件,占‘三个助力’案件总数的55%,压力传导还不到位,同类问题整改不彻底。市、县虽然查处了一批重点案件,但‘一案双查’责任追究不到位”的问题。

对脱贫攻坚督查评价靠后的13个镇街党委书记、镇长进行约谈。对去年全省成效考核排名靠后的县区党政主要领导进行约谈。开展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办理“大起底、大排查”,发现问题线索381件,全市116个镇街消除“零查处”。对两起失职失责案件实施“一案双查”,强化责任追究。

5.关于“各级帮扶力量统筹仍未形成合力,贫困户内生动力仍然不足”的问题。

(9)关于“市县普遍存在机关单位参与较多,其他社会力量积极性不高、帮扶形式单一,工作力量分散、各自为政。如中省企业、高校、医疗机构与县区帮扶对接中,送钱送物多、产业合作、科研成果转化运用少”的问题。

推动徐州宝鸡东西部扶贫协作,实施扶贫项目17个,建立劳务输出基地3个,实现就业253人。国企合力团与5个贫困县签约项目10个,带动贫困人口1617人就业。15所高校在12个县区建立产学研示范基地。省、市6个三级医院对口帮扶23个县级医院和43个镇卫生院。208家社会组织与193个村建立结对帮扶关系。146个工商联会员企业结对帮扶239个村,受益群众17080人。

(10)关于“一些地方‘四支力量’整合不够有力,对村级组织建设、贫困户内生动力培育等做得还不够”的问题。

结合全市村“两委”换届,新一届村党组织书记中,53.2%是生产大户或致富带头人。全市贫困村中有帮扶能力的党员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1.28万个。各县区均成立驻村工作领导小组,调整充实市派第一书记44名。全市选派第一书记582名、驻村工作队814个,2673名干部开展驻村帮扶,32436名党员干部参与结对帮扶。积极推行“扶志六法”,千阳县“十个强化”提振工程、陇县农民夜校、凤县“党建+传习所”等工作模式,助推“志智双扶”效果明显。组织120名“脱贫明星”巡回800多个村开展扶志扶智宣讲活动。

(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

1.关于“重发展、轻环保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的问题。

(11)关于“市县党委对绿色发展理念认识不高,环境保护工作推进还不够有力。个别县区对待发展与环保问题缺乏定力,不同程度存在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惯性思维,缺乏动真碰硬精神”的问题。

市委、市政府要求将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列入各级党委、政府学习内容;将环保和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将环保重点工作列入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题;将生态环保问题整改纳入2018年市委、市政府督查计划。市县(区)每季度研究环保工作,每季度听取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汇报。

(12)关于“宝鸡共有153个露天采石矿山,破坏面积689.99公顷,依据《宝鸡市露天采石矿山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应在2017年6月完成恢复治理任务,目前完成治理面积64.67公顷,治理率仅为9.37%”的问题。

全市153个露天采石矿山已关闭注销99个,占比64.7%;全市露天采石矿山完成治理恢复面积168.53公顷,治理率上升到24.4%;市财政补助专项资金470万元用于10个县区21个项目的矿山地环境恢复治理。

(13)关于“中省督办的西堡村供热中心、宝鸡棉纺厂锅炉未能拆除”的问题。

西堡村供热中心锅炉已于8月11日拆除。宝鸡棉纺厂天然气锅炉已建成,已于8月20日拆除燃煤锅炉。

2.关于“责任担当还不到位,执法监管力度偏软偏松”的问题。

(14)关于“环保工作联动协作机制不够完善,责任和压力还存在上紧下松、逐级衰减的现象,基层监管执法力度偏软,与新《环保法》和‘四个配套办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

制定《宝鸡市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对各县区的办案情况进行联合执法检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考核权重。建立月考评、季通报、年考核制度,定期检查,重点督察的考核体制。

(15)关于“个别县区和领导干部认为环保工作就是环保部门的事情,责任划分不明晰”的问题。

修订《宝鸡市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试行)》,目前《方案》修订稿正履行审批手续。

(16)关于“垃圾处理问题长期监管查处不到位”的问题。

全市共有生活垃圾处理场11座,均为无害化填埋处理工艺。2018年上半年,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加强农村垃圾处置监管,在对各县区、镇、村生活垃圾处置问题调研的基础上,出台《关于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17)关于“散乱污企业整治问题长期监管查处不到位”的问题。

截至2018年6月30日,2017年清理取缔“散乱污”企业专项行动中未完成的71户和省委环保督察反馈的27户企业。2018年7月1日前,摸排出“散乱污”工业企业192户,列入第一批整治名单。2018年7月份再次摸排出“散乱污”工业企业2426户,正在甄别认定。

(18)关于“畜禽养殖污染整治问题长期监管查处不到位”的问题。

全市共关停或搬迁禁养区内29个畜禽养殖场。制定《宝鸡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宝鸡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考核办法(试行)》。6月份召开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

3.关于“治理措施不够过硬,重点工作推进缓慢”的问题。

(19)关于“各级抓环保重点项目建设、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不够有力,大气污染治理还未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

制定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2018年实施方案,开展专项行动。2018年1-8月,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5.0%,PM10浓度同比上升3.0%,PM2.5浓度同比下降7.0%,优良天数同比增加2天,臭氧污染同比减少7天。

(20)关于“大气及水环境治理工作还未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

陈仓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高新区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已完成,高新区科技新城污水处理厂正在加紧建设。对金陵河金河工业园、清姜河、清水河、东沙河、西沙河、石坝河、瓦峪河等渭河支流实施综合治理。2018年1-7月,对全市49个水体污染补偿考核断面进行监督性监测,核算水体污染补偿金1250.1万元;渭河干流宝鸡出境断面和小韦河杏林断面COD、氨氮和总磷平均值达到省考要求。

(21)关于“采石、采沙等整治不彻底,反弹压力大。金陵河上游、渭河仙龙段等沙石厂设备拆除不到位、沙堆无围挡、无覆盖”的问题。

全面禁止渭河上中游、金陵河上游等河段采砂行为,对32家砂场、32处料台、67套分筛设备进行拆除。对全市河流不定期巡查,督促各县区落实河道采砂现场监管、日常巡视责任人及县、镇、村各级河长责任。

(22)关于“宝鸡市餐饮业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完成约80%,县区仅完成约40%”的问题。

印发《关于加快餐饮油烟治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餐饮油烟治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对各县区进行现场督查,强力推进餐饮油烟治理工作。截止7月底,各县区已做到餐饮业油烟净化装置应装尽装。

(23)关于“陈仓区、扶风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应于2015年底完成,截止2017年底还未到位”的问题。

陈仓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自2016年6月开工建设,2018年3月29日通过环保验收。扶风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于2016年12月开工建设,2017年12月19日通过环保验收。

(24)关于“全市8个县区未完成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禁养区划定率仅为16.67%”的问题。

截止2018年6月底,全市12个县区及高新区管委会均制定了本辖区畜禽禁养区划定方案。

(三)规范市场秩序方面

1.关于“攻坚意识不强,思想认识还不到位”的问题。

(25)关于“贯彻落实省委决策部署不够坚决有力,重视程度不够,谋划部署不到位。2017年市委常委会没有规范市场秩序方面议题”的问题。

结合《宝鸡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环境加强工程领域质量监管行动方案》,对2017年整顿市场环境工作开展“回头望”,分解整改任务,夯实主体责任。召集整顿市场环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召开整改工作协调会,讨论整改落实措施。今年市委第12次常委会研究规范市场秩序整改意见。

(26)关于“县区和职能部门压力衰减,工作推进不平衡、配合不到位。个别县区、职能部门成立了机构、制定了方案,但没有按照要求开展工作,将日常业务等同于专项整治,收效不大”的问题。

各县区和市级有关部门制定了联合执法行动方案,7月20日,对去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工作推进较慢的相关县区分管领导进行了约谈。8月1日至6日,对各县区、各部门进行专项督导,并对县区、部门联合执法情况进行了实地核查。

2.关于“集中整治力度不大,工作推进不深入方面”的问题。

(27)关于“市县联动、部门联合的工作机制还未形成,上紧下松、单打独斗现象突出。职能部门主体责任履行还不到位,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深入摸排不够,查处大案要案少;县区普遍动劲不大、工作迟缓,阻挠施工、强买强卖、‘村霸’‘沙霸’还没有从根本上铲除。工程建设商品市场领域检查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等四类重点商品经营户3541户,覆盖率仅74.92%,没有达到90%以上要求”的问题。

开展联合执法,对市主城区大型批发市场进行检查,覆盖率100%。对县镇村各类市场开展执法检查,县区主城区覆盖率91.5%,农村区域覆盖率92.3%。截止9月10日,对全市在建重点项目等重点行业重点区域梳理排查,发现黑恶问题线索128条;破获涉黑涉恶案件205起。

(28)关于“一些地方涉农小项目实施中公开透明度不够,由镇村自行组织,存在监管空白”的问题。

由镇村自行组织实施的农业项目、水利项目和农村公路项目,建立专门公示牌,将重要信息按照“村三务公开”程序和标准,对社会公开,同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3.关于“长效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

(29)关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和使用率还不高,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操作还未实现,信息资源分散、信息‘孤岛’现象依然存在,制约了公开、公平、公正市场秩序形成”的问题。

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方案已送审。推进信息资源共享,截止9月10日,第一批明确的85个群众办事堵点问题,已解决60个,其他正在解决之中。制定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方案,目前已开通“信用宝鸡”网站,定期公布信用“红黑榜”。

(四)纪检监察机关落实“三个助力”方面

关于“有的县区、部门纪检机构执纪监督存在压力传导不到位,问责追责宽松软”的问题。

(30)关于“市纪委派驻扶贫等9个涉及三项重点任务的部门纪检组线索梳理、查办案件均为0”的问题。

对发现的扶贫、环保、营商环境等领域问题线索,重点向9个相关部门移交。同时,在各县区开展专项督导督查,发现问题线索27条。截至8月底,4个部门实现“零突破”,其他部门力争月底前消除“零查处”。

(31)关于“三个助力问责5406人,其中科级干部798人,科级以下干部4608人,给予党政纪处分1005人,仅占18.5%,震慑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对2016年以来问题线索办理进行“大起底”“回头看”,8月份,全市涉及“三项重点任务”方面问责316人,党纪政务处分206人。截止8月底,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在“三项重点任务”方面追究问责1282人,其中科级以上领导干部131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21人,占比64.0%。

三、保持政治定力,不断深化巩固巡视整改成果

(一)持续深化整改责任落实。把巡视整改作为坚决落实“两个维护”的政治体检,坚持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着力增强各级党组织特别是主要领导抓好精准扶贫脱贫、生态环境保护、规范市场秩序等“三项重点任务”的责任意识。对领导不力、不抓不管导致问题整改不到位、问题反弹的,坚决追究责任。

(二)扎实推进后续整改工作。坚持整改目标不变、整改劲头不松、整改力度不减,对已完成的整改任务,适时开展专项检查,巩固整改成果,防止问题反弹;对未彻底解决的问题,分析原因、强化督查,确保完全、彻底整改到位;对需要长期整改的,建立长效机制,持续深入整改,并有阶段性成效。

(三)注重转化提升整改成果。把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与落实省委和市委全会精神紧密结合,与开展秦岭生态环境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深度融合,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有效衔接,用好巡视反馈成果,放大巡视整改效应,将整改工作作为长期任务深入改、持续改,切实把整改成果转化为加快“四城建设”的强大动力。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

联系电话:0917—3262975

邮政信箱:宝鸡市行政中心1号楼市委巡察办,邮编:721004

电子邮箱:xcb3262975@163.com

中共宝鸡市委

2018年9月17日


上一条:中共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党组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
下一条:中共汉中市南郑区委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