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建立“联动式”并联审批机制 审批时限总体压缩了79%
打印

    近年来,西安市积极探索在政务服务中心建立“联动式”并联审批模式和运行机制,整合行政审批资源,压缩办事流程。该制度实施以来,审批时限总体压缩了79%,大大提高了政府机构办事效率。


    一、打破机制,实行审批权“一个窗口”办理。将原来拥有审批权的几十个部门,集中到以服务为宗旨的“一个窗口”,办事人员只需向窗口一次性提交一套共性资料,工作人员将资料录入并联审批网络系统,所涉及的部门即处于同一个起跑线,同步进入办理状态,集中批准,统一送达,改变了以往一个部门办结才能进入到另一个部门办理环节,压缩了审批时限。目前,西安市已建立群众面对面交流窗口59个,20个政府行政审批部门通过网络对109个审批事项进行自主审批,3个银行收费窗口对涉及收费的18个事项实行大厅收费。


    二是加强“日考核”,提高办事效率。将政务服务中心的窗口工作纳入市政府年度考核中,与各部门年底考核排名挂钩,确保“联动式”并联审批机制顺利实行。针对入驻部门窗口人员受原单位和中心双重管理的特点,实施“日考核”办法,建立了窗口办事效率、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以及窗口人员行为规范、廉洁自律等60项具体绩效考核体系,每日通报考核结果,并将当月的日考核结果汇总,纳入入驻部门年终考核结果中。同时,还实行了首席代表负责制,各入驻部门在选派人员的同时,确定一位首席代表,经本部门授权、对本部门负责,具有一定的决策权。


    三是建立电子监察系统,打造“阳光政务”。将进驻市政务中心部门行使的行政权全程纳入电子监察,并公开条件、公开办理、公开结果,使行政权力运行置于“阳光”之下,方便社会监督。当有即将到期、超过承诺时限的事项或有群众投诉时,监察系统将自动启动预警纠错机制。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对违规人员警示谈话,督促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共计监督跟踪进驻中心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12035件,发送预警提示短信139件(次),对进驻大厅人员的服务态度、办理事项不规范提醒36次,警示谈话2次。

文章来源:综合处


上一条: 新城区创新机制 确保政务公开工作取得实效
下一条: 西安市建立“联动式”并联审批机制 审批时限总体压缩了79%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