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陵“五法铸剑”让纪检监察干部“打得动铁”
打印

西安市高陵区在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探索中,坚持聚焦中心任务,创新工作方式,不断改变工作作风,夯实基础工作,运用“铸剑五法”全力打造一支“能打铁、会打铁、敢打铁”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构筑阵地、点将选兵,破解谁来打铁的问题。在改革中,高陵区整合区纪委内部科室9个,将委局机关三分之二的内设室和80%以上的人员力量都集中到监督执纪问责一线,采取单独和归口派驻两种形式,向街道派出纪工委4个,设立镇纪委3个,向区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组9个,一次性调整到位纪检组组长、副组长16人,镇街纪(工)委书记6人。同时,通过组织推荐、笔试、考察、政审等环节,选调30名年轻公务员充实到纪检监察队伍,实现了监督全覆盖,有效解决了纪检监察系统执纪力量不足、无人打铁的问题。

添炭鼓风、抡锤淬火,破解不会打铁的问题。只有“学会耕田、才能下地”,高陵区纪委紧紧围绕纪律审查主责主业,结合新“准则”“条例”的学习及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省市纪委全会精神的宣讲,采取全员轮训、业务测试、实战考核等多种方式,第一季度,共轮训纪检监察干部4批260余人次,有效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打铁”基本功,取得了全区纪检监察干部“人人重学习、个个能办案、初核到审理、程序一口清”的良好局面,有效解决了干部素质能力与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工作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

定岗定责、传导压力,破解不敢打铁的问题。定位准才能责任清,责任清才能敢担当。为进一步强化派驻监督,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出台了《关于明确各派驻纪检组负责和联系单位的通知》、《区纪委派驻纪检组工作规则》和《镇纪委、区纪委派出街道纪工委工作规则》等一系列规范文件,明确了各派驻(派出)机构的工作机制、职责权限、工作方式、工作制度等事项,促使纪检监察干部将监督压力转化为执纪动力,解决不愿抓、不敢管的问题。

统派直管、兜底保障,破解专注打铁的问题。体制改革后,区纪委对各派驻纪检组实行统一名称、统一管理,在体系上将纪检监察干部的工资、福利、晋级任免与同级党委“划清界限”,在工作分工上明确各街镇纪(工)委书记、纪检组长不得分管其他业务工作,并实行交流任职。严格要求各派驻纪检组(派出纪工委)聚焦主业,做细、做实、做深监督执纪问责工作,解决工作错位、越位、不到位的问题,实现聚焦主业、专注打铁、全面监督。第一季度,各派驻纪检组(派出纪工委)参加驻在部门会议50余次,与监督对象就落实“两个责任”约谈19次,进行常态巡查4轮,发现问题线索7条,完成初核5件,正在初核2件。

建章立制、聚焦灯下,破解打得好铁的问题。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严管才是厚爱。在体制改革中,高陵区纪委按照符合规矩、适应形势、利于工作、切实管用的原则,制定了纪检监察干部管理工作制度、监督工作制度、工作考核办法等系列制度,完善纪检监察干部信息平台,建立健全了纪检监察干部管理体系,将全区纪检监察干部的“德、能、勤、绩、廉”、个人重大事项以及“八小时之外”的相关情况全面纳入干部监督范围,用铁的纪律,保证每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素质过硬、提得起锤、打得好铁。

 


上一条:西安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办公室主任兼财务主管张华林接受组织调查
下一条:灞桥区调整优化办案协作区 提质升级纪律审查工作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