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加大源头预防和惩治力度坚决遏制送“节礼”
打印

在“双节”即将来临之际,咸阳市纪委便拿出了一份“节日清单”:全市受理信访举报1272件,立案758件,结案758件,党政纪处分857人。这份清单的背后,则是该市狠刹节日前后请客送礼、公款吃喝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的强力举措,是实现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的实际行动。

态度坚决,执行有力。“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为坚决刹住公款送节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中央先后发出严禁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节日期间公款购买赠送年货节礼,严禁收受会员卡、商业预付卡等规定。咸阳迅速通过召开中心组学习会、干部教育大会,群发警示短信等方式,要求将狠刹节日奢靡之风作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作为巩固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成果的重要措施来抓。结合实际制定了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监督检查办法、做好节日放假期间公务用车管理工作和规范公务接待用餐管理等规定,强调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用公款购买、印制贺年卡、明信片,购买烟酒、花卉、食品等年货节礼,严禁用公款送礼和相互宴请,严禁以年终联欢、表彰等名义公款大吃大喝,以铁的纪律确保“八个严禁”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渠道畅通,群众拥护。为提高干部和群众对相关规定的知晓率,方便社会各界监督和举报,在节日前后,咸阳市纪委通过廉政网站、报刊和电台等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开监督举报电话和邮箱,增强群众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同时,向社会聘请37名行风监督员、20名社会监督员,加强对公职人员履行职责和遵纪守法情况的监督。在市、县、镇便民服务窗口,大力宣传规定要求,公开接访联系人和举报电话,建立举报信息台账,由专人负责登记、督办、销号,确保件件有答复、有落实。近期走进村组与群众交谈,群众感觉今年最大的变化就是干部更加亲民了,兴平市西城区群众闫利群说:“过去,一些干部公车私用、公款吃喝,上班打牌、提前下班等现象时有出现,影响很不好,但八项规定出台后,走进政府门难进、脸难看的现象不再有了,公款吃喝、送请的行为几乎看不见了,干部作风的转变让我们感到温暖和高兴”。

动真碰硬,严格监督。监督是最好的“杀毒软件”,狠刹“节日公款送礼”歪风,就是要以铁的手腕治腐。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职能,采取事先不打招呼、现场查阅资料、检查重点岗位等方式监督落实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将部门、单位违反规定情况,在1小时内报告主要领导;对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和购买赠送烟花爆竹、烟酒、花卉、食品等年货节礼及公款吃喝等是否有费用报销情况进行核查,并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努力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不正之风消除在萌芽状态;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违规购买月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和滥发津贴、补贴、奖金、实物等问题进行重点检查和抽查;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车节日封存情况进行突击检查,要求除节日值班车辆外,所以车辆必须封存,并进行明察暗访,并以发现的违规停放公车为线索,严查公款送礼、公款吃喝等不正之风。目前,对中央“八项规定”贯彻落实情况监督检查16次,督促整改问题75件,党政纪处分26人,其中对长武县相公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公款购买月饼违纪问题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对礼泉县司法局赵镇司法所干部驾警车赴宴问题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责任明确,成效明显。不正之风都具有顽固性,铲除“节日腐败”,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为了确保中央八项规定不折不扣地执行,狠刹公款送节礼,公款吃喝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确保全市过一个健康、文明、节俭、欢乐的“双节”。在元旦节前,及时召开了全市纪委书记(纪检组长)、组织部长会议,对全市“双节”期间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监督检查工作和加强组织工作纪律进行再安排、再部署,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结合正在全党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整治“四风”为契机,自觉带头抵制公款送节礼等不正之风。要求纪检和组织加大对节日前后公款大吃大喝、请客送礼、公车私用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对违反规定要求,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提高执纪监督的实效性、震慑力,坚决防止反弹。同时严肃追究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纪检组长(纪委书记)的责任,下茬立势治理“节日病”,维护中央纪律规定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特别是在近期民意调查中,干部作风满意度由去年67.11%上升到76.77%。目前,市纪委监察局已分两组对全市各级各部门执行情况进行暗访。礼泉县纪委书记会后说“中央在节假日连发禁令,道道禁令箭指“节日腐败”,更彰显了中央整治“节日腐败”的坚定决心,必然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与拥护”。


上一条:旬邑约谈纪委书记 护航双节风清气正
下一条:渭城区以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为抓手 强化干部作风建设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