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武县围绕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把反腐倡廉制度创新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重中之重。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积极探索以“访询、约询、函询、质询、核询”为主要内容的“五询”工作方法,认真履职,扎实工作,使全县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效果良好,受到了各级领导及全县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在实践中探索,创立“五询”模式
长武县针对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完成县委、县政府的重要决策、重点工作中存在责任落不实、廉洁自律不严、工作效率不高的现象,经过深入调研,该县纪委监察局制定出台了《长武县“访询、约询、函询、质询、核询”实施办法(暂行)》和《工作流程图》。访询即对县委县政府决策执行不力、工作进展缓慢或群众有反映的实施对象就工作情况进行走访了解;约询即对群众有反映的实施对象就反映事件约定时间地点谈话了解;函询即对县委县政府决策执行不力、工作进展缓慢或群众有反映的实施对象发函了解,限期书面答复;核询即对群众有反映的实施对象就反映事件走访核实,根据“核询”情况再行转办;质询即对群众有反映的实施对象就反映的集体行为在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述职述廉会议上当面质问整改结果和下一步打算。“五询”工作方法的全面推行实施,有效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成为该县纪检监察系统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便捷高效的工作方法。
在推进中提高,确保“五询”落实
为了防止实际工作中被动,以致出现“无人可询、无事要询”的问题,他们要求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拓宽信息来源渠道,主动寻找“五询”的对象和内容。通过会议和文件掌握需要询问的重点单位和重点项目;通过信访渠道了解党员干部需要询问的廉政勤政状况;通过调研走访了解群众反映强烈、需要询问的热点难点问题,分类登记,做出定性定量分析,为开展“五询”奠定基础。为防止“五询”工作法的盲目性,该县在实际工作中注意区分不同对象、甄别不同内容、采取不同措施、把握不同尺度,在“询得准”上下工夫,做到有的放矢,避免“一刀切”。2010年4月,对某中学校建工程情况进行访询时,发现该校工程管理程序混乱,资金结算不规范,及时对县教育局主管领导和该校负责人进行了约询,指出存在问题,对负有主要责任的校长给予了警示训诫处理,堵塞了管理漏洞。截至目前,已实施访询159人次,约询57人次,函询31次,质询27人次,核询52件次,党政纪处分9人,实施警示训诫6人(副科以上5人)。
在坚持中完善,彰显“五询”活力
“五询”工作法的全面推行实施,真正起到了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的作用。今年3月份以来,该县对2006年以来的5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资金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是对重点工程、扩大内需工程、民生工程、灾后重建工程等项目进行重点检查,对在检查中存在问题的个别施工单位发放《函询通知书》,督促其认真整改,并要求将整改情况按时上报县纪委监察局,保证了全县各项工程建设优质、高效、安全实施。2010年7月,在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中,针对部分单位创卫工作领导重视不够,工作滞后,影响全县创卫工作进展的实际情况,及时运用“五询”工作法,向县信用联社等13家单位下发《函询通知书》,要求各单位尽快完善创卫工作资料、上报县“双创”办的同时,将情况说明上报县纪委监察局。“五询”工作法充分发挥了警示问题、促进工作的双重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文章来源:长武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