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寿县健全五项机制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打印

今年来,永寿县积极扬正气,治庸散,谋发展,争跨越,务求实现富民强县新突破。该县针对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群众观念薄、服务意识较差,当“太平官”、做“老好人”的“懒、散、庸”作风,在全县各部门中掀起了“扬正气,治庸散,谋发展,争跨越”的新高潮。

一是强化学习调研,构建作风建设的理论机制。重点抓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理论学习,采取理论研讨会、民主生活会、专题座谈会等形式,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上级重要会议精神,并积极运用于实际工作,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今年来,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定期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积极围绕农民增收、产业发展、工业强县等14个重大课题,先后开展了“访贫思廉、扶贫思勤”、“千户百村十日行”、“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相继出台了《工业发展实施方案》、《城镇发展实施方案》、《果畜产业化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性意见,进一步明晰了发展思路,明确了战略目标,极大地提升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为人民群众长期得实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强化民主集中,构建作风建设的制约机制。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等原则,完善党委会议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健全社情民意反映、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听证制度和专家咨询等制度,促进民主科学决策。特别是在干部任免、重大事项安排和重要工作部署等重大决策方面,单位主要领导会前都要将议题告知班子成员,充分征求大家的意见。在研讨问题时,“一把手”从不事先引导、定调、表态,而是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求同存异,达成共识。

三是强化制度改革,构建作风建设的创新机制。坚持在创新中完善,在完善中提高的新思路,不断抓重点,破难点,使亮点工作频频凸显。面对永寿山大沟深,信息闭塞,交通不便这一现状。该县从方便群众、关注民生、倾听民声出发,该县通过创建“三级连动网便民,一辆直通车亲民,十分钟服务圈惠民”便民服务体系,全力构建“上下联动、职能延伸、高效便捷”的便民服务新路子,有效地实现了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的服务目标,让党和政府与群众的心越贴越近。截至目前,该县已建立县政务服务中心1个,镇便民服务中心13个,村级便民服务站39个,配备工作人员189人,共办理便民服务事项2389件。针对重点建设项目工期较长,且涉及环节多监督难度较大的实际,他们精心制订了《重点岗位实施重点监督》,紧盯“管人、管钱、管物、管工程”等重点领域的重点岗位实施重点监督,从源头上遏制工程腐败,确保了重点建设项目工程优质、干部优秀。截至4月底,已完成拦标价审核及部分工程竣工结算审计31项,核减工程预结算价款1065万元。

四是强化效能监察,构建作风建设的保障机制。今年以来,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对各部门的办事时限提出明确的要求,常规性事项必须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行政审批项目一般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重大的行政审批项目一般不得超过10个工作日。针对一些单位存在的公款吃喝、胡支乱花、铺张浪费等问题,该县制定下发了《关于重申加强公务接待管理的有关规定》,在镇区机关设立廉政灶,来客一律在机关就餐。县级各部门实行招待费公示制,对各单位的招待费支出每季度统计汇总,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审阅,今年一季度全县招待费支出同比下降21%。严格会议审批程序,全面压缩合并会议,今年以来,来共压缩会议12次,合并会议8次。

五是强化组织领导,构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运行机制。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实施包抓年度目标责任制落实,包抓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重大信访案件等制度。在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由全体县级领导带头,带动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纷纷深入基层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及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截止目前,全县下乡送服务党员干部达到了2万人次,帮助制定新农村规划348个,给群众提供致富信息和项目680多个,为群众搭建了致富桥。30多名县级领导干部接访350次、到镇区下访132次,接访群众2000多人次,排查出涉及征地补偿、企业改制、林权纠纷、村务公开、社会保障等问题298件,已有200件得到妥善解决。一位亲历接访的群众说:“在乡里赶集就能向县里的领导反映问题,确实没想到,方便了我们老百姓。”


上一条:兴平市全面加强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防控建设
下一条:礼泉县开展廉政文化下乡活动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