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狠刹干部歪风邪气
打印

今年上半年以来,咸阳市为全面落实省纪委二次全会精神,深入开展了“以四治,刹四风”,即治庸提能、治懒增效、治散聚力、治奢尚俭,狠刹工作上的消极懈怠之风、舌尖上的奢侈浪费之风、车轮上的贪图享受之风、落实上的形式主义之风为主要内容的“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主题活动。活动开展以来,明察暗访1016次,发现问题821个,查处党员干部作风方面案件245件,党政纪处分125人,警示训诫592人,通报批评533人,公开曝光典型案件148件。

一是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党员干部贯彻执行纪律规定的自觉性明显增强,碌碌无为的少了、真抓实干的多了,自由散漫的少了、遵规守纪的多了,奢靡浪费的少了、勤俭节约的多了,推诿扯皮的少了、为民服务的多了,会议文件少了、下基层调研的多了。特别是市委公推公选干部,树立了良好的用人导向,跑官要官少了,务实干事、埋头苦干的多了,全市上下形成了一心一意谋发展、集中精力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各级干部访百企、进千村、入万户,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帮助群众制定发展规划307个,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2033件。行政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室)充分发挥服务职能,为群众办理服务事项6181件,代办服务事项1280件。行政审批事项大幅精简,由540项减少到171项,精简率达到68.3%,审批效率提高了40%以上,各级各部门的行政效能明显提高。

二是社会监督明显增强。各级各部门分别通过新闻媒体、服务窗口、宣传栏等,公布了“12388”投诉电话和举报邮箱,受理群众投诉举报,方便群众监督。在市电视台、《咸阳日报》开设了活动专栏和曝光台,对43起典型案件进行公开曝光。市主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座谈,广泛听取对作风建设的意见。向在咸投资企业发出公开信300多份,听取企业和投资商对干部作风、投资发展环境方面问题的反映。聘请37名行风监督员、20名社会监督员对公职人员履行职责和遵纪守法情况进行监督。“行风热线”先后安排24名市级部门主要负责人走进直播间,答复群众咨询,解决热点难点问题87个。向社会各界发放满意度调查表1.7万份,对主题活动成效进行评议,满意率达到96.2%。

三是突出问题得到查处。采取全面检查、重点抽查、专项督查、明察暗访等形式,深入一线开展突击性、针对性的监督检查。查处了一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其中2名乱作为的县处级干部被立案调查,庸、懒、散等消极懈怠之风得到有效遏制。各级各部门自觉压缩经费开支,从简安排接待,全面推行廉政灶制度,全市接待费较上年同期下降31.5%。严格出国境管理,因公出国境较上年同期减少10批43人,同比下降71.1%。深入开展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实行节假日集中封存管理,车辆运行费用较去年同期下降21.2%,对16名违反公车管理规定的干部实施了责任追究,其中免职5人。严格控制检查评比活动,深入开展庆典研讨会过多过滥问题专项治理,狠刹形式主义之风,切实精文减会,全市会议较去年同期减少663场次。同时,继续大力整治投资发展环境,查处损害和影响投资发展环境案件11件,党政纪处分8人。加大对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重要会议精神、重大项目建设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检查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保障性住房等项目252个,发现问题187个,跟踪督办242个。强化对为民服务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多次对市政务大厅20个办事窗口、“120”等公共服务值守电话和各级便民服务中心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环境进行随机抽查。特别是将兴平台玻供气问题作为整治的典型问题,由市纪委直接督办,解决了企业供气问题,保证了按期点火开工,赢得了台商的好评,最近台玻准备加大投资,再增加一条生产线。

四是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市委研究制定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十项规定》、《弘扬务实作风狠抓工作落实的意见》等多项制度,各级各部门也从实际出发,制定完善了公开办事、工作流程、公务接待、公车管理、绩效考评和责任追究等方面的规章制度3085项,进一步完善了加强作风建设的制度体系。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加强督促检查工作的实施办法》、《重申市委市政府督办事项限时办结上报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市纪委制定了《关于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监督检查办法》。纪检监察机关与新闻媒体建立了监督联动机制,媒体将发现的违纪违规线索直接向纪委反映,由纪委核实处理并向媒体反馈结果。市、县、镇纪检组织和村民监督委员会,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强化对纪律作风的监督检查,努力做到常态化、长效化,为持之以恒改进作风提供有力保证。


上一条:泾阳纪委充分发挥职能集聚发展“正能量”
下一条:长武“6+1”模式深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