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彬县纪委重拳出击,以等同反腐败的决心,对庸政懒政怠政行为“零容忍”,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截至目前,全县共有8个镇办部门,46名干部受到处理,其中党纪处分1人,约谈单位主要负责人2人,调整岗位10人,诫勉谈话19人,通报批评14人,并在《彬县问政》等节目中予以点名道姓曝光,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是强化制度建设,完善干部考核。年初,县纪委监察局采取问卷调查方式,深入基层,倾听民声,收集民意,查找各级机关单位及干部作风效能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制度上查找原因,努力完善鼓励机制、容错机制和保护机制,用制度“防护墙”替担当者担当,让不作为、慢作为者“碰墙”。同时,不断强化考核督导体系,严格执行工作责任制,特别是对重点任务坚持层层细化分解、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通过考核督导“指挥棒”,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二是加强监督检查,改进工作作风。在组建常态化明察暗访小组,开展日常交叉暗访的同时,探索引入社会监督机制,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风政风监督员、新闻记者等各界人士组成暗访检查组,深入机关单位、服务窗口、居民社区等,针对工作制度落实、办事效率效能、遵守廉洁纪律等情况开展暗访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反馈、限期纠改、跟踪督办,确保政府全天候在“阳光”下运行,有效制止了庸政懒政怠政,让那些“混日子”的干部“有懒难偷”。
三是明确责任清单,严肃执纪问责。结合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要求各镇办、部门领导班子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目标任务,制定年度工作责任清单,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并跟踪落实到绩效考核的各个环节,同时利用政府门户网、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及时对工作进度进行公开“晾晒”,对一些居其位不谋其政,遇到矛盾绕着走,遇到群众诉求躲着行,碰到难事往后拖等严重影响办事效率和政府形象的相关责任人,严肃问责、坚决查处,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决不手软,绝不姑息。
今后,县纪委还将对如何整治“庸政懒政怠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长效机制进行探索,继续亮剑“无为”,重拳治理庸政懒政怠政,建立常态性举措,拔除庸政懒政怠政“病根”,切实促进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