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8日午餐时分,泾阳县泾干镇政府机关廉政餐厅接待了一批特殊客人。人民日报社陕西分社社长杜峻晓一行15人与泾干镇机关干部共用午餐。四盘家常菜、一碗杂酱面、一份锅盔夹辣子,让采访组成员真切体验了一次乡镇机关公务接待“廉政灶”的温馨与舒适。
从今年年初开始,根据省、市纪委的统一要求,泾阳县在全县16个乡镇全面推行了乡镇机关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县财政拿出30余万元,为各乡镇机关灶房统一配备了冰箱、煤气灶、消毒柜等橱房用品,更换了用餐桌椅,改善了就餐环境。从年初开始,县财政每月为各乡镇机关灶补贴2000元,规定各级各部门到乡镇检查工作一律不许在经营性餐厅用餐,乡镇财政不得报销用餐票据,切实推进“廉政灶”制度的顺利落实。
为了进一步规范公务接待“廉政灶”的运行程序,县纪委、县监察局、县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廉政灶”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了“廉政灶”的接待范围、接待标准和日常管理要求,制定了卫生管理制度和接待登记制度,定期对“廉政灶”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解决“廉政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截至9月底,全县各乡镇公务接待“廉政灶”共接待中、省、市、县四级检查、调研人员6310人次,接待费开支9.19万元,较在经营性餐厅用餐节约6.7万元,接待费费开支同比下降41.2%。中央纪委案件五室主任杨青录来泾调研期间,在王桥镇机关公务接待“廉政灶”用餐后表示:“在‘廉政灶’用餐,既节省费用,又节约时间,吃着也舒服,值得推广。”云阳镇镇长毛敏辉深有感触地说:“以前,乡镇公务接待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接待不好,怕影响乡镇在上级机关的印象,不利于以后的工作;因而,只要上级机关来人,作为乡镇只好硬着头皮接待,一年下来,费用少说也得几十万。‘廉政灶’制度推行以后,各级来客,一个标准,一事同人,乡镇领导不必再为接待标准犯愁,财政压力也得到有效缓解。”
乡镇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的顺利推行,节约了开支,弘扬了务实清廉节俭新风尚,塑造了党员干部新形象,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和谐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文章来源:泾阳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