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秦都区纪律检察工作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大监督办案力度,努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树立和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为加快秦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良好服务和有力保证。
让廉政“好声音”入耳如心
近年来,秦都区紧紧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大局,以廉政文化为依托,以干部教育为重点,以载体创新为抓手,丰富教育内容,彰显工作特色,使廉政“好声音”入耳入脑入心。该区要求党委、党组要把反腐倡廉理论政策作为理论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带头讲廉政党课,该区各级党委(组)累计讲廉政课400余次,组织集中培训60多场次。开展“严明组织纪律、增强党性原则”廉政征文活动,共征集稿件80余篇,开展党章、党纪知识测试,先后组织3800名领导干部进行了廉政法规知识测试,严格推行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考试制度,先后5次组织120名科级干部参加考试,进一步增强了新任干部法纪和纪律观念。
为了加大廉政宣传,该区组织开展廉政短信、廉政格言、廉政漫画、廉政文艺作品创作活动,形成具有秦都特色廉政文化形式,探索创设“微系列”载体,运用收集短信、微博、微信等媒体开展宣传引导,每逢周末及节假日向全区领导干部发送廉政短信,实现了全区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教育全覆盖,截至目前共发送廉政短信27期2万余条。积极开展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做到“廉政话语天天念、廉政提示天天见”,全区新增廉政宣传板500余块。
创新培训形式提升综合素质
为了拓展全区纪检监察干部的知识视野和履职能力,不断提高纪检干部的综合素质,秦都区纪委积极创新教育培训形式,通过“四训”倾力打造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
以学代训,强化日常学习。坚持周学习、月交流制度,利用周一例会,向干部讲授以调查程序、办案技巧、办案纪律、案件审理为主要内容的业务课。向全区纪检监察干部配发《信访举报工作实用手册》等资料,进一步明确“三转”之后纪检工作的要求、任务和方向;跟班轮训,注重实践锻炼。落实全员办案要求,分期分批抽调街道纪工委书记、派驻纪检组长到市、区纪委跟班历练,参与案件调查和陪护工作,今年以来,抽调到市纪委参与案件调查9人次,陪护8人次,从各纪工委、纪检组抽调到区纪委参与案件调查23人次;专题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先后选派3人到杭州培训中心参加案件审理和派驻机构如何开展工作专题学习,参加市纪委举办的专题培训20余人次,邀请专家教授进行专题授课,参训人数达500余人次,进一步提升了工作能力和水平;说案促训,促进共同提高。每季度召开一次信访举报形势分析及案件查办座谈会,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让模拟办案人员讲解自己办案的思路、方法、措施、体会等,共同提高办案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截至目前,召开形势分析座谈会2次 ,案件查办座谈会7次。
据了解,跟班轮训制是秦都区纪委从提升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素质工作中摸索出的一条新路子,目前该区第一批14名纪检监察干部已全部到岗,通过轮训不仅提升了纪检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也有效整合了纪检干部资源,推进纪检干部队伍整体建设。
握指成拳聚焦主业查办案件
“有案无人办、想办不会办、会办不敢办”,这是不少纪检监察部门查办案件工作的真实写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更好地突出主业,秦都区要求纪检工作人员不再分管所在部门其他业务工作,把工作聚焦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主业上来,在“三转”中厘清职责定位、提高工作效能、提升办案能力。
查办好农村财务案件,秦都区出台《秦都区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办法》,对农村财务的管理体制、操作规程、财务监督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将农村财务管理的事后监督变成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监督,使村级财务管理更加规范、透明,有效提高农村干部遵守财经纪律的自觉性,促进干部廉洁自律,从源头上有效控制腐败案件发生。
突出主责抓监督,打造“四维”监督新模式,秦都探索开展第三方动态监督、“三责”监督、网格化监督、清单式监督等方式,有力地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开展“信访对帐”工作机制,通过采用主动上门、交换意见、对帐清理的“对帐”形式跟踪督办信访件,今年一季度,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49件(次),办结率达到了99%,群众满意率达到了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