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渭城区积极探索推进党务公开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从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限入手,突出"实、活、严、明",切实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有效激发了党内民主,推进了党内和谐。目前,全区100%的村(居)建立了党务公开制度,开设了党务公开栏,党务公开已成为基层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是合理确定党务公开内容,突出一个“实”字。在公开内容上,做到真实、全面,结合区情实际,积极探索党内工作、制度、活动、考核情况的“四公开”。工作公开上,坚持将党务工作机构和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党务政策咨询等事项的办事地点、服务内容、接待时间、联系电话等上墙公开。制度公开上,在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的基础上,及时公开党内制度规定的各项办事程序和工作要求。活动公开上,在党务公开栏及时公示党员参加“双建双带”、设岗定责、结对帮扶、“党员示范岗”等活动的情况,发动更多的党员自愿参加党内活动。考核公开上,坚持党员自评与群众评议、党支部综合评议相结合,每年举办一次群众评议党员活动,民主产生优秀党员,充分调动党员工作的积极性。
二是创新党务公开形式,突出一个“活”字。针对不同的公开内容确定了不同的公开形式,随时增添公开事项,更新公开内容,突出动态公开。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做到“八有”。一是有党务公开组织结构。成立了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确保党务公开工作有序、有效推进。二是有党务公开场所。一方面,将需要公开的内容制成公示板上墙公开;另一方面,将需要公开内容的具体文字材料装订成册,放在展桌上进行公开,使党务公开内容更直观醒目,便于查看。三是有党务公开载体。将党务公开的内容全部录入电脑,制作成网页,随时更新内容,通过多媒体电子演示器进行公开播放,做到图文并茂。四是有“党务公开热线电话”。镇办一级将党委班子成员及站办所长的办公电话全部开设为“党务公开热线电话”,随时接待公开对象的咨询,并答疑释惑。五是有党务公开“监督员队伍”。聘请区、镇两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镇村干部、农民代表等组成监督员队伍,对党务公开进行全程监督。六是有党务公开意见箱和电子邮箱。随时接受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七是有党务公开各项制度。建立党务公开文件查阅、书记接待、党代表和人大代表列席重要会议等党务公开制度,用规范的制度确保党务公开工作有所遵循。八是各村设有党务公开栏。在每个村开设党务公开栏,结合实际,及时将党务、村务、财务情况向村民公开。
三是明确党务公开程序,突出一个“严”字。建立事先预告和会前酝酿、广泛征求意见、党委讨论审核把关、重大事项票决、结果公示、督促落实跟踪等“六项运行机制”。一是事先预告和会前酝酿。会前将有关事项的主要内容和相关要求进行预告,给参会人员和公开对象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考虑时间,保证能酝酿、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广泛征求意见。会议决策之前,党委通过深入到群众中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和征求意见函等形式,充分听取意见,确保各项决策更贴近群众、更科学民主。三是召开党委扩大会议讨论决定。根据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严格按照党委议事规则讨论议定结果。四是重大事项票决制。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实施重大事项票决制,防止碍于情面被动举手等现象,保证每名参会人员都能充分发扬民主。五是敏感事项结果即时公示制。将党委议定的敏感事项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接受监督。公示的时间根据工作需要灵活掌握。六是督促落实跟踪制。通过组织监督、监督员监督、党员群众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以及设立党务公开监督电话、意见箱等有效形式,确保党务公开进行到哪里,跟踪监督就延伸到哪里,形成人人关心党务公开、人人监督党务公开的良好氛围。
四是健全党务公开制度,突出一个“明”字。推行党代表列席党委会议制度、会前预公开制度、党务公开意见建议收集办理反馈制度、党务公开监督检查考核制度等党务公开制度,不断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保障和促进党务公开工作自始至终在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上运行。把党务公开工作纳入岗位目标责任制,作为干部奖惩的重要依据,作为“五个好”村党组织、“两优一先”评选考核重要内容和确定村“两委”班子成员年终报酬的主要依据,从而进一步增强村级党组织的主抓意识,确保党务公开工作取得实效。
文章来源:渭城区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