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区按照“围绕中心、优化环境、治腐重源、惩防并举、服务新区、惠及民生”的工作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不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干部作风建设不断加强,风清气正的发展氛围有力地推动了跨越发展。
该区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与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同落实,全区上下形成了党政领导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把查办案件作为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有力措施,积极实行纪委常委分片包抓办案工作机制,推行办案协作区制度和基层案件区纪委协审制度,整合了办案资源,提高了查办案件的工作效率。两年来,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受理信访举报175件(次),初核116件,立案92件,结案92件,给予党政纪处分92人, 在2009年全市案件质量评查活动中,各项指标名列全市第一。
在服务发展中,该区纪检部门更是利剑出鞘, 全程跟进,在“双创”活动中,制定出台《双创期间的十条纪律规定》,对工作滞后的13名镇办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组织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清理小金库和庆典、研讨会、论坛过多过滥问题以及评比达标等专项治理工作。坚持推行重大项目纪检监察机关联系点制度,两年来,共向机场二期扩建、60万吨煤甲醇和多晶硅等28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和重点建设单位派驻了1个临时纪检监察室和27名纪检监察特派员,共参与监督重大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专项资金使用21项。同时,深入开展纠风工作,组织各类专项检查60余次,查处清退和收缴违纪资金394.3万元。连续4年被评为全市政风行风建设工作先进县区,3个单位被省政府纠风办、5个单位被市政府纠风办评为人民群众满意的基层站所创建活动标兵单位。
全新的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机制让该区的党风廉政建设备受关注,“村民评村官”、“村民议事日”、“村财民理镇监管”、“双审双签”等村级权力监督工作制度和方法,得到了省、市纪委的充分肯定,省纪委以渭城镇坡刘村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为题材,制作了《风清气正暖民心》专题片,在全省进行了发行和推广,我区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由居民代表直接选举产生,独立行使监督权力的社区居民监督委员会建立以来,参与监督社区事务34件,提出合理化建议8条,完善管理制度7项,在廉租房分配、救济扶贫、居民创业小额贷款资格审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监督作用,受到了社区党组织和居民的一致好评。
反腐倡廉十项制度的全面贯彻落实有力地促进了该区的党风廉政建设。两年来,我区先后有24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向区委和区纪委全会进行大会述廉。全区130个行政村都成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先后对72名拟提拔的干部进行了任前廉政考试。520名科级领导向区委和区纪委上报了责任制报告。受理点名接访240人次,受理信访问题330件,办结325件。在全区10个镇办的11个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0个村卫生室实行了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共配送药品110万余元。6个镇的廉政灶,先后接待553人次,节约开支1.8万元。同时,努力推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制定了《渭城区政府采购实施细则》、《渭城区政府采购公务接待工作暂行规定》等规章制度, 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有效机制。积极落实任前谈话、提醒谈话、诫勉谈话等工作制度,两年来,共对184人实施了警示训诫,其中警示提醒159人,诫勉督导20人,责令纠错5人。
文章来源:渭城区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