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制度建设创新筑牢反腐“天网”
打印

 
    今年以来,三原纪委按照省市纪委关于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创新的工作要求和部署,反复研究,深入调研,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创新推行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模拟形成了“风险排查、风险评估、风险防范、风险管理、防控考核”五个工作环节,形成了完整的“闭循环”工作系统,制度建设创新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全面排查风险。围绕重点岗位、重点领域、重点环节,按照单位、股室、个人三个层面,分“一把手”、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其他人员四个梯次,采取自己查、领导提、群众帮、集中评、组织审“五步法”,层层把关,严密排查,经组织审核后,分类统计汇总,上报县纪委备案,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纳入单位廉政风险“信息库”,由专人负责管理。全县78个科级单位查找单位风险1168个、股室风险2340个、个人风险20095个。
    二是科学评估风险。建立了廉政风险点分级管理制度,按照风险表现、发生几率和危害大小进行风险评估定级,将最易出问题且影响重大的部位和事项定为一级,由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负责管理落实,县纪委负责重点监控;较易出问题且影响较大的部位和事项定为二级,由单位分管领导、股(室)负责人直接管理落实,单位主要领导负责跟踪监督;一般性廉政风险的部位和事项定为三级,由所在岗位个人进行自我监控,单位分管领导负责监督。全县共评定一级风险810个,二级风险3600个,三级风险19193个。
    三是有效防控风险。把国土、民政、工商、交通、城建等12个具有执法监督、行政管理、公共服务、工程管理等职能的单位作为重点部门,渠岸、鲁桥、高渠等7个经济相对活跃的乡镇为试点单位,要求针对自身存在的廉政风险,做到明确防控措施、落实防控责任。结合学习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和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严格实行了干部任用实名推荐制、考察预告制、民主评议制、任前公示制、党风廉政“一票否决”制度,严格执行《县委常委会任免干部票决办法》、《县委全委会投票表决乡镇和县级部门党政正职拟任人选实施办法》,对40名干部人选进行了票决。截止目前,全县共制定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措施586个。

文章来源:三原纪委


上一条: 旬邑县开展政风行风测评集中宣传活动
下一条: 彬县监察局全面加强廉租房住户资格审核工作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