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县“三举措”“强筋硬骨”促进村监会作用发挥
打印

 

今年以来,武功县纪委坚持把提升村监会履职能力作为夯实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强化规范运行、科学管理考核等举措,全面加强村民监督委员会建设,促进村监会有效履职。

加强教育培训,提升监督服务能力。积极协调县委组织部及县党校,将村监会纳入全县村级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利用“武功大讲堂”、“武功讲坛”及各镇远程教育等开办专题讲座,聘请专家教授重点解读辅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省市有关“三农”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反腐倡廉形势和各项廉政制度规定等,不断增强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县纪委协助各镇积极组织村监会成员先后赴兴平、礼泉等新农村示范村,现场感受成功做法,观摩学习先进经验,鼓舞村监会成员大胆工作,锐意进取。同时,还建立了县纪委常委及机关内设室主任分片联系包抓制度,坚持定期不定期的深入村组一线,以查促建、以建促改,积极开展专题调研,现场研究解决存在问题。今年以来,委局集中开展对村监会的督查指导4批次,检查发现问题18个,指导解决问题30个。针对发现的问题,县纪委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先后分批次有针对性得开展村监会主任培训2次,重点培训了财务审核、村务公开监督及村级工程建设、惠农惠民项目资金落实、农村宅基地划拨、土地流转等监管以及村监会履职要求等内容,解决了如何操作的问题。

强化规范运行,提升监督服务水平。县纪委协调指导,各镇党委和纪委支持配合,全县139个村监会基本做到了对外有牌子、办公有场所、监审有公章、工作有记录。统一编印了《村监会工作手册》、《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记录本》和村监会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图,做到监督内容“六明确”(列席村两委会各类专题工作会;参与村重大事项决策、“三资”管理、集体土地出让及村民承包地流转;跟踪监督基建项目、惠农惠民资金、宅基地及计划生育指标落实;督促党支部认真贯彻上级文件、村务定期公开及“三会一课”等制度落实;定期走访群众收集梳理村情民意,及时向有关方面反映;监督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等),监督方式“三改进”(推行村务监督“提议、受议、动议、决议、执行、公示” “六步法”;在重点村,试点开通了村级账户资金变动情况手机短信提醒,使村监会能及时掌握村集体账户资金变动情况;充分发挥村监会“党务政务信息员、日常村务监督员、社情民意反映员、民间矛盾纠纷化解员、肃纪正风监管员”等作用)。制定出台《关于落实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基本报酬的通知》,实行县财政预算列支监委会工作报酬,根据工作需要,每人每月适当提高薪酬标准10元,其他村监会成员按实际误工天数发放误工补贴,解决了“留得住人、有人干”的问题。1-11月份,全县村监会共参与监督村级重大事项680多个,向村“两委会”提供各类合理化建议意见265个,及时纠正村上不合理开支13笔5.8万元,督促纠正或向上级反映村级干部“四风”问题6个。河道社区西坡村干部私自收取3户群众宅基地划拨费用7500元的问题、大庄镇贺家村原支部书记多年让村上支付其家庭电费的问题、苏坊镇陈铁村干部挤占挪用村基础建设资金用于村集体日常业务开支的问题等,镇纪委或县纪委受到监委会反映后,及时核实,均给予当事人严肃处理,群众反响良好。

科学管理考核,激发监督服务活力。建立定期工作报告制度。村监会坚持每季度向村党组织、镇办纪委报告一次工作,每年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报告一次工作,内容包括集体学习、履职情况,以及群众对村务工作的意见建议等。重大突发情况随时报告。制订出台《武功县村务监督委员会考核激励办法(试行)》,对村监会及其成员实行“双考双评”量化考核。“双考”即村党组织对村监会日常工作考核和镇办纪委综合考核。“双评”即基层群众测评和驻村干部点评,考核结果由各镇办进行发文通报,并将考核结果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考核结果与村监会成员报酬挂钩,对考核不合格的村监会成员进行诫勉谈话,连续两年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村监会,对村监会成员实行主动辞职或依照规定程序予以罢免。截至目前,已对10名村监会成员进行诫勉谈话。建立村监会退出机制。制定《武功县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辞职、罢免、职务终止和补选暂行办法(试行)》,规定对村监会成员存在不正确履职、影响村集体团结或村级工作、发生违纪违法问题、村民测评信任度低等现象,按照文件规定启动辞职、罢免、职务终止和补选程序,并对程序流程、参与人数及报酬领取、任期时间等做出明确规定。截止目前,有7名村监会主任因违法违纪被罢免职务,3人因不积极履职被中止职务,5人因常年外出主动提出辞职。


上一条:乾县11家单位将派驻纪委(纪检组)实现全覆盖
下一条:礼泉县通报查处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件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