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永寿县在反腐倡廉教育工作实践中,针对公职人员不同岗位特点,以查找廉政风险点为切入点,科学设置岗位廉政教育的内容和载体,积极探索岗位廉政教育的新机制和新形式,不断提高岗位廉政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筑起了一道岗位廉政风险防火墙,使公职人员的廉政意识不断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不断提高。
准确界定,增强岗位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准确查找廉政风险点是开展岗位廉政风险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该县按照“对岗不对人”的原则,从思想道德、岗位职责、工作流程、规章制度等四个方面,分三个层次深入查找风险点。一是查找领导干部岗位风险。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重点查找自身在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容易产生腐败行为的廉政风险内容及表现形式。二是查找中层党员干部岗位风险。科(室)负责人认真查找在履行岗位职责、执行制度、行使业务处置权和内部管理权等方面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内容及表现形式。三是查找一般岗位风险。一般岗位工作人员认真查找个人在履行岗位职责、执行制度和职权行使方面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内容及表现形式。目前,已在全县89个部门筛选出113个重点岗位。
突出重点,增强岗位廉政教育的实效性。该县注意把握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牢牢抓住容易引发和滋生腐败行为的关节点,深入开展廉政教育。一是突出重点对象。坚持以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通过开展党纪政纪、正反典型、理想信念、革命传统等教育,开展领导干部上党课、廉政承诺、廉政考试等活动,从多个层面筑牢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使各级领导干部时刻绷紧廉政之弦。二是突出重点领域。加强对管人、管钱、管物的重点部门和重点岗位的党员干部进行廉政教育,通过举办廉政讲座、专题座谈会、重点领域案件通报会、典型案件公开审理等形式,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和利益观,自觉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三是突出重点时机,他们紧紧抓住重点岗位人员调整、年节假日、婚丧嫁娶、子女升学等腐败现象易发的时期,超前教育,事前提醒,对新任科级干部进行任前廉政考试和谈话,节假日前为发送手机廉政短信,做到防患于未然。
创新形式,增强岗位廉政教育的多样性。他们积极创新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手段,不断在灵活多样上下功夫,在常抓常新上做文章,从而使岗位廉政教育入情入理、入脑入心。一是年年有主题。2006年以来,他们先后在全县开展了“访贫思廉、扶贫思勤”思想教育活动,开展了“转作风、暖民心、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了“抓学习、促作风,抓效能、促落实”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了“优化投资环境、保障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得岗位廉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活动有特色。他们在抓好主题教育活动的同时,还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一些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宣教活动。如在全县开展上好一堂廉政党课、组织一次廉政考试、观看一部廉政电影、举办一次廉政晚会、撰写一篇廉政心得、开展一次警示教育、宣传一批廉政典型等活动。三是教育有实效。岗位廉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使各部门能根据各自不同岗位的职责和可能发生的腐败风险,从小问题入手,进行具体的、生动的行为规范教育,通过因时施教、因岗施教、因人施教,从而使教育更加贴近党员干部的思想、生活和工作实际,也更易于为广大公职人员所接受。
丰富载体,增强岗位廉政教育的互动性。随着反腐倡廉建设的不断深入,一些传统的教育手段已显落后。他们不断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教育方法和载体,努力增强岗位廉政教育的效果。2007年初,他们在互联网上开通了“永寿廉政网”网站,收录各类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各种党政纪条规,发布永寿县反腐倡廉工作经验和成果,受理各种投诉和举报,目前已成为廉政教育新平台。同时,利用县纪委《纪检动态》简报,有针对性地编撰、印发各种反腐倡廉宣传资料,其中设立了工作动态、警示案例、廉政文化等篇目。运用手机短信平台,每月向重点岗位人员编发一条手机廉政短信,时刻提醒其勤政廉政。会同县电视台,开辟了廉政专栏,先后设置了“警戒线”、“廉政剧场”等栏目,经常播放警示案例和《国家干部》、《纪委在行动》等廉政节目,在黄金时段滚动播放廉政公益广告,并开办了“政声直通车”栏目,全县40多个职能部门的重点岗位人员,在电视台公开办事程序和服务承诺,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文章来源:永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