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县纪委强化纪律审查五年党政纪处分541人
打印

近年来,乾县纪委坚持聚焦主业主责,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持续加大纪律审查力度,有效强化了纪律的刚性约束,营造了“不敢腐”的浓厚氛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乾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共受理信访举报1119件,初核803件,立案509件,党政纪处分541人,移送司法机关7件10人。

拓宽渠道抓案源。积极拓宽工作视野,主动挖掘案源线索。一是开展“信访接待日”活动。坚持每月10日为纪委书记接待日、每周一为主管信访副书记接待日、周三为纪委常委接待日,接待、受理群众信访举报。二是设立了免费举报电话,实行了“信访绿色邮政”,开通了网络举报邮箱,把“民情直通车”开到乡村,把举报箱挂到群众方便的地方,把宣传资料发到群众手中,畅通了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三是注意在办案中挖掘案源线索,加强与司法、审计机关联系,紧盯执法监察和纠风中的热点问题,不放过蛛丝马迹,一旦发现新的线索紧追不舍,做到零容忍、全覆盖。

精心筛选抓重点。坚持把筛选案件线索作为纪律审查工作的切入点,制定了信访举报案件线索集体排查制度,紧抓关键环节不放手:一是成立了问题线索集体排查小组。小组由分管信访和案件检查工作的委局领导任组长,信访室、纪检室及相关室分管领导和室主任为成员。二是建立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排查例会,重点分析研究问题严重、情节具体、可查性强的信访举报线索;发生在群众身边、严重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信访举报线索;署实名或重信重访的信访举报问题。三是实行初选、复核、排查三步走。首先由信访室对受理的信访举报件梳理、汇总后,提出初步案件线索排查意见;其次由分管领导复核确定排查的重点线索;最后,正式移交程序,交有关科室初查。通过认真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分析线索的真伪性,研究线索的可查性,弄清线索的难易性,明确线索的方向性,做到精准发力、集中攻关。

健全机制抓协调。针对窝案、串案明显增多,违纪行为相互交织的现象,提出了“横向协作,纵向协调,优势互补,整合力量”的办案思路,即在横向协作方面,建立了与公检法、审计等部门相互移送案件制度,形成了纪检监察机关、司法、审计机关“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产生了强大的办案合力和震慑力。在查办大案要案时,县反腐败协调领导小组统一组织、统一协调,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形成办案整体合力。在纵向协调方面,注重工作机制创新,首先在县纪委机关内部实行书记批办、主管副书记包抓、办案科室具体负责的工作责任制。其次在全县16个镇办全面实施了“联手工程”,划分为8个协作区,实行“联动式”协作办案机制,由县纪委统一组织、统一调度、统一指挥、分片会审,形成办案合力,实现群访案件的直查快结。再就是,整合全县纪检监察力量,采取交办线索、派员指导、集中排查、协作办案等措施,加强对基层纪检监察查办案件的指导,进一步解决了基层办案力量薄弱、质量不高的问题,提高了纪律审查工作的整体水平。

规范程序抓管理。县纪委领导班子先后多次召开纪委常委会研究案管工作,并提出了“基础建设上档次,工作程序抓规范,工作内容求科学”的新要求,在人员不足、办案任务重的情况下,确定一名常委分管,固定一名素质高、懂微机的年轻干部作为案件管理员,具体负责案件管理工作。在案件管理工作中,一是力求规范化,先后建立了《案件统计报送制度》、《案件跟踪督办制度》、《案件综合分析制度》,定期对案件发生、发展的特点以及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领导提供有情况、有对策的综合分析报告。二是力求科学化,对案件从立案到查处的整个流程实行动态管理,全面掌握案件的来源、流向、进展及结果,对查办案件统计的有关指标和要求实行目标管理,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活动,推动和促进查办案件工作。三是力求现代化,配备了案件管理专用微机等办公设备,及时、准确地处理大量案件数据,达到无介质地传递案件信息,报送案件管理综合分析材料,实现了案件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有力提升了纪律审查的综合效果。


上一条:秦都区让监督利器不断发挥作用
下一条:长武:创新实化细化“第一种形态”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