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乾县积极破解反腐倡廉建设的瓶颈因素,着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查处四位一体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努力做到让党员干部“不想腐”、“不会腐”、“不能腐”、“不敢腐”,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宣传教育春风化雨。该县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教育,使干部不想腐败。该县先后组织40多名县处级领导干部、280多名科级“一把手”赴马栏、汉中监狱接受警示教育,通过观看腐败案件图片展,听取犯罪服刑人员忏悔,以及参观监狱劳动改造场所,使各级领导干部从中接受一场特殊的心灵“洗礼”。深入开展 “读廉文、思廉政、树廉形”教育活动,坚持“送廉上门”,每月选择一篇有廉政教育意义的文章,编印成学习材料,以公开信的形式寄送给全县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领导阅读。截止目前,已推荐廉政学习文章6篇,印发学习材料近1100多份,受教育的领导干部达到1600人次。为扩大教育面,深化教育成效,县纪委还要求各单位将廉政文章翻印给下属单位和机关全体干部,做到人手一份,营造人人读廉文、个个受教育的浓厚氛围,党员干部受廉政教育成为一种常态。此外,该县以推进廉政文化“六进”活动为契机,建立廉政文化示范点24个,因地制宜地创廉政广告和廉政文化景观,精心组织编排了《心中的丰碑》等一批具有廉政教育内容的文化节目,和风细雨、富教于乐,在全社会营造崇廉、尚廉氛围。
制度建设疏而不漏。严格按照制度办事,使干部不会腐败。该县将可能产生腐败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纳入制度范畴,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千方百计强化制度的前瞻性,让制度始终成为治腐的“领跑者”。进一步完善并推行了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拍挂、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四项”制度,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督。坚持从源头上堵住“漏斗”和“管涌”,深化财政管理体制等制度改革,提高管钱、用钱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推行“会计集中核算、镇财县管、村帐镇代理、组帐村代管”等制度,管好各级的“钱袋子”。到目前为止,全县纳入会计集中核算的县直单位有110个,“镇财县管”全部到位,“村帐镇代理、组帐村代管”的覆盖率分别在90%、60%以上。同时,将惩防体系建设往重点行业延伸,在教育、卫生等系统开展惩防体系行业构建试点工作,全面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促进政风行风建设。
强化监督固本强基。切实强化监督的防范性作用,大力实施“阳光”政务,使干部不能腐败。以政务公开为主线,对行政审批、办事程序、重大事项、帐务财务等向社会全方位的公开,并对强农惠农政策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实行“一卡(折)通”。继续健全并完善行政审批事项的监督检查和后续监管,坚决杜绝不正之风现象反弹。同时,加强信访监督,针对群众来信来访中反映的一般性、苗头性问题及时拉袖子打招呼,今年以来,共对5名科级领导进行了诫勉谈话。加强廉政监督,做好评优评先和干部选拔任用向纪委征询意见工作,对有信访反映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提拔任用,严格把好廉政关。加强社会监督,设立城乡廉政观察哨。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基层干部群众中聘请党风廉政监督员12名,特邀监察员5名,村党风廉政监督员512名,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实行全开放式监督,把监督的触角延伸到社区、基层、家庭以及“八小时”之外。
严厉惩处激浊扬清。注重发挥惩处的警诫性作用,使干部不敢腐败。该县对领导干部的违纪违法案件从不“护短”、不“遮丑”、对敢于“触电”、“犯规”的人不留情面,严惩不待。一方面建立效能“双查”机制,按照“十条禁令”等相关要求,严肃查处行政不作为、慢作为,对出现违背服务承诺、不履行职责、服务措施不力的不作为、乱作为单位。一方面不断加强对案件线索管理,坚持有案必查,依纪依法严查、及时督查。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坚持党委领导、纪委办案、相关部门配合查案工作机制,实行人员统一调配、后勤优先保障,一经查实从严从快惩处。今年以来,全县已立案查处各类违纪案件16件,结案16件,责任追究案件5件,党政纪处理16人,其中,正科级3人,副科级5人。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案件审理工作透明度,保障案件审理的质量,该县深入开展了“百件案件质量评查”活动,不断增强案件查办的综合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风清舵正行自远。通过狠抓惩防体系建设,生动地诠释了抓党风保稳定促发展的深刻内涵,全方位保障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今年1--4月,该县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5.44亿元,同比增长13.5%;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13.16亿元,同比增长21%。
文章来源:乾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