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严把“五关”以务实作风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打印



  严把“五关”,规范监督,努力提高招投标监督;积极推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深入探索惩防体系建设新途径;推行“一把手”末位表态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畅通民情民意渠道,构筑和谐发展新农村;找准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重点岗位监督;强力推进办案协作区制度创新,全面提升乡镇办案工作水平;充分发挥监督检查职能,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都是咸阳市纪委在各县市区经过有益实践的收获,创新已成为推动该市反腐倡廉建设的强劲动力和力量源泉。

  抓制度发挥长效

  在抓好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向纪委全委会述廉制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报告制度,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和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考试制度深化、巩固、提高的同时,推行信访听证终结制度,各县市区分别修订完善了信访听证实施办法,7个县区纪委对11个信访问题实施了信访听证,一些久拖不决的信访问题得到较好处理;推行乡镇办案协作区制度,各县市区普遍制订了工作细则,划分了协作区,全面安排部署了办案协作区工作,部分县区充分发挥办案协作区作用,积极批转线索,在人财物方面给予支持,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问题,促进了基层查办案件工作;推行乡镇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全市176个乡镇建起了“廉政灶”,覆盖面达到96%,各县节约招待费均在5万元左右,较上年同期下降36%;推行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三统一”制度,制定了咸阳市药品“三统一”实施意见,13个县市区都与配送企业签订了合同,目前配送基层医疗机构62家,配送品规320种次,配送金额47.5万元;推行电子化政府采购制度,市县两级都进行了学习和调研,明年将全面落实这项制度。

  严查处强化服务

  健全机构、加强人员、配设装备,加大案件查处力度,降低信访举报率,既是反腐倡廉建设实践创新的成果,也是需要不断深化、完善、提高的重点工作。该市先后对各县市区纪委案管机构设置情况、案管工作人员情况以及全市办案人才库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对反腐败协调领导小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开展了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以及查办案件组织协调工作调研,形成调研报告2份,进一步提高了案件管理工作水平。截至目前,接受信访举报606件,初核228件,立案203件,结案204件,处分208人,挽回经济损失31万元。

  抓源头治本防腐

  在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自查、加大排查和专项检查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实践创新的一个着力点。在工程建设领域,年初召开了全市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会议,听取了各县市区及市级各成员单位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对工作做出了详细安排。各县市区和市级部门对2008年以来在建和完工的建设项目进行了自查,发现问题70个。对全市46个亿元以上项目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问题156个,对问题比较严重的9个项目下发了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5月份又对各县市区、市级有关部门的自查项目进行了抽查或复查。截至目前,全市开展专项检查12次,现场纠正问题232个,提出意见、建议96条,推动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深入开展。

  重教育增强免疫

  坚持把学习贯彻《廉政准则》作为对领导干部教育和监督的重点,组织开展了知识测试。通过学习教育,使党员干部进一步了解准则、熟悉准则,切实增强了做好廉洁自律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先后组织集中学习2158场次,观看《廉政准则》专题片362场次,举办报告会50场次,受教育党员干部5.5万人次。全市1252名县处级以上干部、1269名科级干部报告了个人重大事项;115名县处级、1028名乡科级干部进行了述职述廉;各级纪委领导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659人次,任前廉政谈话522人次,诫勉谈话81人次,增强了各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提高了拒腐防变的能力。

  解难题赢得民心

  坚持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创新工作的立足点,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标志。先后组织相关部门对中小学教育收费、公路“三乱”和农资市场情况开展了专项检查,对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了纠正处理。对国务院纠风办督办的土地纠纷问题进行了核查处理,督促市国土局纠正了两起群众宅基地纠纷问题。表彰了46个“人民群众满意的基层站所”和50名“人民群众满意工作人员”;行风热线播出46期,43个市级部门参加了节目,受理解决群众反映问题26件次。

文章来源:咸阳纪委


上一条: 永寿构建治理商业贿赂长效机制 力求实现三突破
下一条: 咸阳市纪委强化五项措施 完善点名接访制度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