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县切实加强民政专项资金风险管理
打印

    民政资金是保障困难群体、优抚群体、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的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是广大群众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今年以来,三原县紧密结合民政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民政专项资金廉政风险防范工作,把握关键环节,制定严密措施,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风险防范意识,确保了民政资金管理和使用安全。


    一是分权制衡化解廉政风险。该县民政局原社会救灾救济股负责救灾、低保、医疗救助等专项资金的使用及其他临时性的补助款发放,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且权力比较集中,廉政风险最高。今年针对排查出的重点岗位及其廉政风险,该县从权利分配环节抓起,结合行政审批职能归并和行政许可事项清理工作,全面优化行政职权,将原社会救灾救济股分为救灾股和低保股两个股室,分权定责组建两套人马,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明确权力运行规程,强化权力公开透明的运行机制。同时将优化完善后的岗位职权、业务流程通过相关制度固定下来,及时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外部监督。


    二是严格确定救助对象和标准。为了使各类救助对象的定位准确,救助标准科学合理,在确定救助对象和标准时,坚持按“一评议,二公示,三审批”,即:村民代表评议;村委会公示、民政局审批公示;村委会初审、镇民政工作站复审、民政局审批的程序进行。同时,为每个救助对象建立详细电子档案,设立固定公示栏,长年公示救助政策、申报审批程序、举报电话,把知情权和决策权交给群众,确保各类救助对象准确,救助标准合理,堵决民政资金流失。


    三是推行民政对象困难救助“四联单”。一直以来实行的民政对象困难救助“三联单”,镇民政工作站、财务、业务股室各执一份,救助对象手中却没有,改成“四联单”后由救济对象、镇民政工作站、财务、业务股室各执一份,建立起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处置三道防线,使每一笔救济款的发放公开透明,便于全程监督,强化资金的监督管理。这一做法得到了咸阳市民政局的肯定和认可,在全市民政系统进行推广。


    四是实行扶助资金“集中代收付”。由县民政局协调财政局、银行、西安银行电子结算中心等单位,将城市、农村低保金、抚恤款、五保户生活补助费、救灾救济款、城乡医疗补助款等资金,全部通过集中代收付转账系统进行发放。系统运行后除特殊现金发放外,其它各类资金不再拨至基层民政工作站,民政工作站也不再经手现金,采取这种资金直达的做法,减少中间环节,确保资金运行安全。


    五是强化监督队伍建设。在民政局内部设置纪检室,主要负责本局的行政监察业务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控制职务风险,对民政系统干部职工党风党纪执行情况和廉洁从政情况进行监督。建立了由纪检监察室直接参与核算管理的资金运行约束机制,制定了《民政专项资金监督管理使用办法》、民政经费核算制度,拟定了民政局内部审计工作计划,确保了民政资金安全、高效、稳健运行。同时,聘请9名政风行风义务监督员,重点对民政系统各项政策及救助的落实情况、资金发放公开情况、机关人员落实首问责任制度、持证上岗制度、服务承诺制度落实情况等各个方面进行监督,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据统计,截止9月底,全县城镇低保共发放资金910万元,涉及3154户7100人;农村低保共发放资金1162万元,涉及8269户22913人;城镇医疗救助414人,救助资金64万元;临时救助19.27万,自然灾害救助1105户、40万元。

 

文章来源:三原县纪委


上一条: 咸阳村党组织换届“阳光选举”强班子
下一条: 永寿领导干部赴马栏监狱接受警示教育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