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是推动各项工作的“试金石”。今年以来,乾县纪委监委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开展扶贫领域作风专项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截止10月23日,共立案审查调查扶贫领域违纪违法案件52件,党纪政务处分19人,诫勉谈话20人,批评教育14人,其中移送司法机关4件4人。
拧紧制度“加压阀”。把脱贫攻坚纪律作风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内容,制定下发了《脱贫攻坚问责工作暂行规定》、《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专项行动方案》、《扶贫领域署实名举报奖励办法(试行)》、《精准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管理问责办法》等制度,督促各镇办和各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发挥职能作用,把查处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一项主要工作任务,通过约谈提醒、签字背书、检查考核、述责述廉、通报曝光等方式,加强监督检查,逐级夯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
绷紧监督“一根弦”。牢牢把握问题导向,采取专项督查、联动督查、全面排查、专项巡察等方式方法,强力推进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带队,纪检监察干部主动下访、进村入户、深入群众,组成扶贫领域检查组,深入全县16个镇(街道办)和173个村(社区),一竿子插到底,直接入村入户开展监督检查,面对面了解群众诉求,零距离听取群众意见。今年,先后下发检查通报6期,通报批评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走读式、不履职、成效差”党员干部102人次。
紧紧围绕扶贫领域腐败、工作作风不实等6个方面25项具体内容,紧盯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工作作风不扎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以及扶贫领域腐败等问题,既紧盯重要领域或工作环节的突出问题,又瞄准各镇(街道办)、各部门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组织开展了多轮次、滚动式监督执纪,着力查处挤占、挪用、套取、截留、贪污、私分等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确保干部责任履行到位、扶贫政策落实到位、项目资金发放到位。
铆紧问责“螺丝钉”。严格实行“一案双查”、责任倒查,对9起扶贫领域典型案例在全县予以通报曝光,对在精准脱贫攻坚中失职失责的7名科级干部进行了追责问责,持续释放脱贫攻坚“敷衍塞责必问责、敢动‘奶酪’必严惩”的强烈信号。以冯新柱案为鉴,在全县开展了系列警示教育,全面强化精准扶贫“四支队伍”作风建设,努力查找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从严治党不力等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推动中省市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乾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