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全面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打印

    丹凤县纪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坚持“教育、制度、监督、惩处”综合施策,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净化了基层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助推农村经济社会良性发展。

 

    一是创新形式抓教育。紧紧依托县、镇党校和村党员活动室以及农村闲置校舍等阵地,以镇领导班子、基层站所负责人和村干部等为重点,制定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培训总体规划。采取专题教育、巡回辅导、举办培训班、开展典型教育片播放等形式,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思想道德、宗旨意识、廉洁从政等方面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同时,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的引领作用,在农村基层大力实施廉政文化示范工程,将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从政道德以及廉洁履职要求等有机结合,在镇村两级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六进”创建活动,着力营造崇廉尚廉浓厚社会氛围。今年以来,先后举办基层干部履职培训3期,派员开展巡回廉政教育和辅导培训16场次,培训干部5000余人,开展正反典型教育片播放120多场,举行廉政专题文艺演出30多场,发放各类廉政书籍12种3000多本,建成“廉政书屋”36个,创建基层廉政文化“六进”示范点94个。

 

    二是权力运行抓规范。紧紧围绕规范基层权力运行、干部履职行为等重点,狠抓制度建设,强化履职监督,着力构建用制度管权、管事,靠制度管钱、管人的有效制度机制。针对农村基层在干部管理、作风建设等方面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先后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十条规定》、《驻镇垂直管理单位作风纪律规定》等制度,修订完善镇村议事规则、民主生活会、干部管理、公开公示、述职述廉、干部考核等多项制度规定,初步形成了涵盖全面、配套完备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加强基层公务接待行为监管,全面推进镇机关“廉政灶”规范化建设,着力提升“廉政灶”运营质量和效益。印制了统一的“廉政灶”标识,建立了镇机关招待费限额管理、农村零招待等制度,实行了公务接待及廉政灶运行定期公示、定期审计制度,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和违规问题惩戒,进一步规范基层公务接待行为。同时,积极规范基层公开工作,在镇村两级全面实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将涉及农村财务、政务、审批事项及惠农政策资金落实方面内容纳入公开范围,采取政务、村务、事务公开等形式,定时定期进行公开公示,进一步拓宽民主监督渠道,提高监督工作实效。

 

    三是直击热点抓监督。紧扣新农村建设资金使用、强农惠农资金兑现、农村征地补偿落实等群众关注程度较高的热点问题,积极创新监督检查方式,坚持经常性开展监督检查活动,强化问题整改和整治,加大对基层干部作风不实、与民争利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的责任追究力度,不断匡正基层干部从政行为。同时,深入推进村民监督委员会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选强配齐了208个村民监督委员会队伍,建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报酬保障机制,制订了监委会考核办法,举行了为期一周的监委会履职培训班,进一步强化监委会的工作指导和履职监督,确保村民监督委员会正确、充分行使职权。今年来,先后围绕农村基层各类热点问题开展监督检查、专项检查活动15次,整改问题5件,针对部分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现状,及时联合农业、财政、检察等部门集中对4个镇75个村开展财务清理清查活动,发现违纪线索2件,转立案2件,在4个镇39个村启动实施了村级“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全县208个村民监督委员会先后对326起村级重大事项实施了全程监督,累计提出意见建议113条,对21项对21件村级重大事项的实施进行了纠偏、纠正,节约资金约30万元。

 

    四是正风肃纪抓惩处。紧紧围绕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净化农村发展环境,以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行为和腐败现象为重点,积极整合反腐败协调小组、办案协作区等资源和力量,加大对基层干部滥用职权、挪用公款、贪污受贿、失职渎职、乱收费等违规违纪违法案件查办力度,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一步净化了农村基层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维护了基层社会和谐稳定。今年以来,全县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电话举报24件(次),已办结21件(次),初核线索31件,立案19件,结案13件,给予党政纪处分19人,涉及农村基层党员干部15人,实施警示训诫 18人,先后对4名村干部涉嫌违法问题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文章来源:丹凤县纪委


上一条: 镇安面向全县公开选拔8名科级领导
下一条: 山阳县廉政文化作品暨预防职务犯罪书画展隆重开幕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