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县采取六项措施推进干部作风大转变
丹凤县采取六项措施推进干部作风大转变
打印


  干部作风事关党和政府形象,事关改革发展事业兴衰成败。 今年来,丹凤县围绕“为民、创新、务实、清廉”的目标,大力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强化教育培训,打牢干部思想基础

 

  在党员干部中扎实开展“学廉”“讲廉”“观廉”活动。县纪委向科级领导干部每周至少发送一条廉政短信、每月至少推荐一篇廉政文章,要求科级领导干部年撰写廉政教育学习笔记8000字、心得体会文章2篇、调研文章1篇以上;年亲自主讲廉政党课一次以上;同时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典型案例教育片和剖析典型案例等,开展经常性的革命传统教育和警示教育活动。至目前,共推荐廉政文章7篇,发送廉政短信30余条, 科级领导干部人均记学习笔记4000字,收集调研文章40余篇,领导干部讲党课50多次,县直机关工委、经贸党委所辖的230余名科级领导干部在县烈士陵园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宣传党委、教体党委所辖的60余名科级领导干部在县廉政教育中心接受了党风廉政警示教育。

 

  二、开展廉政承诺,弘扬廉洁从政之风

 

  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按照年初提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个人廉洁自律方面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岗位职责作出书面“廉政承诺”并在单位党务公开栏上予以公示,接受干部群众监督。县上53个部门和单位也相继在职能、政务、办事公开及作风建设、廉洁自律和违诺责任追究等方面向企业、群众和社会作出承诺。公布了监督投诉、服务热线电话和网址,便于企业、群众和社会进行监督。同时成立检查组,对各承诺部门和单位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工作效率、工作纪律等情况进行明察暗访。

 

  三、建立健全制度,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制定出台了《丹凤县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暂行办法》、《丹凤县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丹凤县驻镇垂直管理单位干部管理试行办法》等制度规定,规范了《干部去向公示制度》及《民情日记制度》,并下发了《关于开展“三公”消费公开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及《关于领导干部转作风提效率促落实的实施意见》。针对制度落实制定了一系列具体配套实施办法和执行标准。建立和完善了党建、廉政、政务、财务、学习、工作纪律、行为准则、服务承诺、岗位目标管理考核奖惩办法等一系列制度,用制度约束和管理干部,管理手段、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四、精心搭建载体,千方百计为民谋利

 

  结合全省正在开展的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三问三解”活动,以“爱民大走访”和“双联双建”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帮扶思廉”活动,每名党员领导干部结对五户贫困家庭,承诺为每户群众办一件实事,通过与特困户结对子、攀“穷亲”,到贫困户家中走访慰问,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寓“思廉”于“扶贫”之中,让群众得实惠、干部受教育。目前,全县共发放“帮扶思廉亲情卡”1427张,走访群众5066余户,帮扶困难群众3839人,落实增收措施438项,为群众解决突出问题257件、办实事好事650件,启动建设各类项目105个,促进了县域经济突破发展。

 

  五、加强督促检查,保持优良工作作风

 

  县纪委(监察局)对作风检查工作牵头负责,制定检查方案,由副县级领导带队,抽调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人劳局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检查组,对县级部门和乡镇机关及下属单位的作风建设情况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县电视台对各镇、各部门、各单位作风建设情况进行监督暗访,并开辟作风建设专栏,及时反映好的做法,对反面典型及时曝光。县纪委(监察局)设立作风建设监督电话,向社会公布。县委督查室及时通报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要求。先后抽查干部出勤情况80多次,督查会风会纪30多场次,下发督查通报10期,对2名党员领导干部实施了警示训诫,责成2个镇党委向县委、县政府写出书面检讨。

 

  六、严格责任追究,促进各项制度落实

 

  对辖区、所属单位发生严重违规违纪问题或班子主要领导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镇党政正职、县级部门主要负责人责令纠错、停职检查或调整工作岗位。对辖区或所属单位发生违规违纪问题处理不到位、责任追究不力的镇党委书记、县级部门主要负责人予以免职。对领导批办、上级交办要结果案件和问题久拖不查或未按时、按要求上报结果的镇党委书记、县级部门主要负责人诫勉督导并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分管副职责令纠错。


文章来源:丹凤县纪委


上一条: 商州区纪委“三问三解”出实招真情帮扶见实效
下一条: 丹凤探索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