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区纪委“三问三解”出实招真情帮扶见实效
商州区纪委“三问三解”出实招真情帮扶见实效
打印

   
  商州区纪委监察局在“三问三解”活动中,结合自身职能,深入包联村组,认真组织开展以“访民情、帮发展、办实事、促和谐”为主题,以“机关转作风、干部受锻炼、群众得实惠”为目标的帮解活动,不造声势,不走过程,切实解决群众的“忧、怨、困”,收到了明显实效。

 

  快行动,切实夯实帮扶责任。全区“三问三解”活动启动后,区纪委监察局迅速行动,召开专题会议,就活动进行安排部署。制定了机关《关于开展“三问三解”活动实施意见》,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认真开展三问三解活动的通知》。为了便于工作,夯实责任,区纪委不搞大轰大嗡的形式,成立了三个活动小组,分别由三名副书记任组长,纪委常委任副组长,将每周三确定为机关“三问三解”活动日,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活动开展情况,联系各小组进村入户开展工作。要求机关科级以上干部每人联系帮扶一村,全体干部职工每人结对帮扶1户,全年深入村组不少于120天,确保整个活动不走过场、不走形式,干出成效。目前,机关科级以上干部共联系帮扶十一个村,全体干部职工共与李河滩村33户103人结成了帮扶对象。

 

  零接触,真心听取村情民意。区纪委监察局建立了“周三活动日”长效机制,每到周三都会有一个小组在统筹安排好机关工作后轻车简从,深入所包扶的夜村镇李河滩村,“走村入户真问,解剖麻雀深问,条块结合同问”,做到了“三类人员必访必谈”,即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必访必谈,重点信访户必访必谈,“两代表一委员”必访必谈。上群众门、住农家屋、干农家活,沉下身子与联系对象“攀穷亲”、“接地气”,带着对群众的炽热之心,与联系对象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交流。“问”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问”对党的大政方针知晓情况、“问”惠民富民政策落实情况、“问”对建设“陕南强区、幸福商州”的意见建议,把联系对象的所想、所盼、所需、所求写在《连心手册》上,记在心间。把“问”的过程变为拉近干群距离、服务群众、转变作风的过程。截止目前,机关33名党员干部走访群众33户,收集民情、民意300余条。

 

  践承诺,解决群众所需所盼。在了解到孝义中学到村药源基地还有3.6公里道路没有硬化,极大地影响了群众出行和药材外运,成为制约当地发展的瓶颈问题后,区纪委监察局主要领导积极协调区发改局将这一项目列入年内计划,并协调计划资金20万元,已到位资金2万元,现路基已开始处理,预计年底前即可修通,将彻底解决群众出行难、卖药难问题。在了解到年过六旬的王收良夫妻双方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儿子儿媳不尽赡养义务,双双外出打工,老人可能饿死家中的情况后,立即深入老人家中进行了探望,并现场召开协调会议,要求村干部会同镇司法干部充分发挥司法调解和村委会调解作用,想方设法尽快找回老人的儿子儿媳,动之以情,晓之以法,劝其尽应尽的赡养义务。若其拒不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镇司法所要帮助老人走司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随后,监察局主要领导又亲自打电话给夜村镇镇长麻生军,要求要高度重视,专人负责,加快协调,确保不饿死人。在解决群众难题,化解矛盾纠纷的同时,根据调查摸底情况,帮助村上制定了发展五年规划,从“改善基础设施、推进产业发展、改变居住环境、提高生活水平、确保社会稳定”五个方面详细的帮扶方案,建立了帮扶台账,向群众公开承诺三年办成三件大事大事:2012年修通3.6公里通村水泥路;2013年建成村党员活动中心、农家超市和红白理事会;2014年修建通村跨河大桥一座。

 

  真帮扶,加快农民增收步伐。区纪委监察局始终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问三解”活动重中之重,突出扶持发展优质主导产业。充分发挥药材协会作用,帮助村上优化药材品种布局,积极引导农民围绕市场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将原来以草本为主的中药材种植改为以连翘、金银花等为主的木本药材种植,2012年示范种植200亩,以后逐年增加。从加强药材种植科管入手,积极联系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每月开展一次技术培训,以科技手段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积极帮助招商引资,争取年内建立中药材初加工企业一个,提高药材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积极联系林业部门帮助大力发展核桃建园,2012年建优质核桃园500亩,与中药材种植相结合,逐步形成林药套种的立体农业发展模式。帮助争取把该村列入省级百强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加大国家项目投资力度,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民致富。

文章来源:商州区纪委


上一条: 镇安严明工作纪律助推陕南移民搬迁工作
下一条: 丹凤县采取六项措施推进干部作风大转变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