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六项举措促进村官廉洁履职
打印

近年来,随着国家各种惠农强农政策的出台及其配套资金的不断增多,村支书、村主任、甚至是村会计、村民小组组长这些“村官”在履职过程中违法违纪案件也呈上升趋势。为了遏制这种不良势头,洛南县高度重视“底层设计”,积极探索制度层面的防控新举措,着力筑牢“村官”廉洁履职的“制度笼子”,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创新“村官”廉政教育制度,打牢廉洁履职思想根基。教育是治本之策,是惩防体系的基础,近年来洛南在针对“村官”的廉政教育工作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创新:在新农村建设中,借助文化共享工程平台,为农家书屋增添廉政教育书籍资料,建设“廉政书屋”,为“村官”们提供廉政文化套餐。在村级文化广场建设中,配套建设廉政文化橱窗 、廉政文化灯箱、廉政文化亭廊,点亮村级“保廉灯”。翻印编辑以《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等为内容的“口袋书”,为村官配发防腐“小贴士”。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开展“廉政教育宣传月”活动,为“村官”集中充电。组织党校教师和理论骨干组成“流动党校”深入基层,送廉政党课到村组,年均培训“村官”2000余人次。向全县所有“村官”定期发送廉政半月谈手机报,进行经常性教育提醒。组织“村官”到县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

二是推行人民监督哨制度,构建防控预警新机制。聘请义务监督员,在每个村设立一个哨点,对该村(居)委会以及村(居)民小组干部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监督,及时发现违规违纪和有悖道德的问题,在第一时间通过相应渠道向上级党委、纪委汇报,上级党委、纪委迅速组织调查处理。全县581个人民监督哨就像581个“电子眼”一样时刻逡巡在反腐倡廉建设的前沿阵地,紧盯着村组干部的每一个履职环节,小哨所发挥了大作用。制度实施以来来,年均收集监督员意见建议620条,督促责任主体调查落实、整改到位意见380条,挽回经济损失160·4万余元。

三是探索推行村民议事制度,提高民主决策参与度。这项制度是由村支部成员、村委会成员、村民监督委员会成员及其所指导联系的群众代表组成村民议事机构,设立村民议事大厅,选举村民议事代表,对交由村民议事机构研究决定的重大事项、重点工作和热点难点问题,提请村支部召开村民议事机构进行商议和决定。该制度的推行,有效地规范了村支部、村委会工作行为,有力地提升了村民监督委员会的议事、监督、理财和协调能力,进一步扩大了村民参与村级活动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决策权,充分发扬了民主,集中了民智,凝聚了合力,得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四是实行“村财村用镇监管”制度,保障财务管理规范化。实行了村级财务“三笔汇签”制度,即村级财务票据实行支书、村主任、村监委会主任同时审核把关。三位“村官”审核后的票据在镇财政所统一集中核报。与此同时,这项制度又向组延伸实行“组财组用村监管”。这项制度的实行为村组财务加挂了“防盗锁”,使资金的使用更为安全规范。

五是推行村务公开制度,加强“村官”履职监督。配套制定了关于村务公开的一系列制度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又创新推出备案登记制度、点题公开制度等等。真正做到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村务及时、全面、真实、经常公开,让村务在阳光下运行。

六是实行村级干部离任审计制度,严把责任追究关。制定出台了《洛南县村级主要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办法》。审计的主要对象是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和村(居)委会主任。对村级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主要有村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情况、村级财经法规执行情况、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和执行情况、被审计个人遵守国家财经法纪及廉政纪律情况、镇党委、政府和群众要求审计的其他问题。审计结束后,由经管站(审计局)根据审计的情况,向镇党委(县委组织部)提交审计报告,对被审计干部任期和离任的经济责任做出评价。审计查出被侵占的集体资产和资金必须如数退还集体;涉及违法违纪的,要提出处理意见,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审计结果报县委组织部和镇党委备案,作为对村级主要干部考核使用的重要依据。


上一条:镇安:红白理事会助推农村文明新风
下一条:丹凤县召开全县会员卡商业预付卡清退工作会议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