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民情“恳谈会”“谈”出和谐与发展
打印

 
  
    “民情恳谈会制度是一项很好的制度”,这是2009年8月23日省纪委检查组领导在我县检查指导信访举报工作时,对我县开展民情恳谈会制度所给予的充分肯定。
    2006年以来,随着山阳县境内高速公路、乡村道路、工业企业等重大项目建设日益增多,在征地拆迁、损失补偿等方面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时不时有群众堵路断水、阻拦工程建设、越级上访,当地党群干群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紧张起来。为着力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维护群众利益的关系,拓宽领导干部与群众交流沟通的渠道,了解民情,掌握民意,及时发现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确保社会和谐稳定。2006年11月县纪委在高坝镇石头梁村首次开展了“民情恳谈”活动,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又将此做法进行总结,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民情恳谈会制度,随后在全县纪检监察系统推行。各级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基层、部门、乡村、企业,和群众零距离沟通,面对面谈心,了解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情况,了解社情民意,受理各种问题,为群众分忧解困。经过两年多的实践,纪检监察系统召开不同形式的民情恳谈会320场次,解决突出问题200多件,为群众办实事182件,民情恳谈会制度日臻完善,凸显出良好的成效,成为广大干部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有效载体,成为广大干部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好评。今年,县纪委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在总结纪检监察系统推行民情恳谈会制度的基础上,提请县委常委会研究通过,在全县各级领导干部中全面推行。各级领导结合本乡镇、本部门工作实际,以干部职工会、各界人士座谈会、村组干部会、群众代表大会、现场办公会、群众座谈会等各种形式广泛组织开展民情恳谈活动,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及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工作决策部署的基础上,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着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今年7月24日,县委书记周青海带领纪检、林业、民政、扶贫等部门主要负责人,深入板岩镇北沟寺村与群众面对面恳谈。群众提出的修便民桥、建村级卫生室等6个关乎群众生产生活的切身问题,周青海都一一进行了解答,并落实了具体解决方案,群众非常满意。目前,我县已召开不同层次的各类民情恳谈会1100多场次,收到合理化建议200余条,梳理案源线索32件,解决各类问题1640余件,为群众办理安全饮水、修桥、铺路、农网改造和发展“一村一品”等方面的好事、实事380多件,有效促进了我县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文章来源:山阳县纪委


上一条: 商南县纪委监察局强化措施抓整改
下一条: 柞水:“组合拳”强力推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