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县纪委、监察局认真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推动科学发展重大决策部署,采取三项措施,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整合力量,发挥监督检查整体作用。在今年“7•24”特大暴雨洪水灾害后,由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牵头对县纪委监察局、县委组织部、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办室和县人劳局等部门的人员力量进行重新整合,组建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督查工作队,集中时间,集中人力对全县六大片区和四个工作队的干部到岗及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确保了全县防汛抢险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顺利进展。
二、灵活方式,强化监督检查综合效果。在防汛抢险救灾监督检查中,县纪委与有关部门分3个阶段,先后开展了4次全面检查,5次重点随机抽查,发出检查通报4期。一是全面检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电话抽查与实地检查相结合,重点检查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防汛救灾带值班情况,干部在岗及防汛救灾安排部署等情况。对在检查中发现的个别单位值班人员脱岗、通信联络不畅通、没有按要求建立防汛值班室等问题进行了批评,限期整改。二是巡回督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对县上下派到乡镇的工作队员到岗到位情况、主要职能部门到乡镇查灾救灾情况、乡镇防灾查灾救灾工作情况以及干部工作作风情况等进行重点巡回检查。对未及时派员到包扶点开展包扶工作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实施警示提醒。对派驻乡镇的工作队未按时到岗人员进行全县通报批评。三是检查与查处违纪问题相结合。重点对6个灾后恢复重建指挥部和4个专项工作队工作开展情况、县派16个乡镇的48名工作队员、100个“两建设一开发”包扶单位派驻包扶点的400名包村驻点工作队员和有关职能部门所派工作队员到乡镇村、到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点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情况、乡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及救灾款物的管理使用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对在“7、24”水灾中伤亡人员涉及的有关责任人进行了责任追究。
三、拓宽渠道,扩大监督检查工作范围。除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重大部署,干部作风和机关作风建设开展监督检查以外。商南还围绕“保增长、调结构、强基础、惠民生”等政策措施,对重点项目建设、粮食直补、农民减负、农村低保、救灾款物发放、药品采购“三统一”等强农惠农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执法监察。对扩大内需新增的92个投资项目进行了专项检查。对以工代赈36个项目进行了跟踪问效。对182项民生工程进行了检查并监督整改。建立了重点项目建设派驻监察员制度,选派了2名纪检监察干部兼任两个重大项目建设监察员。对在低保款发放中挪用低保资金的4名村干部进行了立案查处。扎实开展工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对全县两年多来的100万元以上的139个工程建设项目进行逐一排查,建立台帐,对发现的173个问题实行整改,挂牌销号,保证专项治理效果。对全县“创卫”、“创园”等“十大创建”工作进行跟踪督查,对工作责任心不强,消极应付的单位和责任人及时通报处理,确保了各项重大决策落到实处。
文章来源:商南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