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村上糊涂账,村组干部土皇上。如今村上有了监委会,组上设有纳谏箱…,大小啥事都公开,如今心里亮堂堂。”这是围观在村务公开栏前的一位村民乐滋滋地说的话。近年来,柞水县扎实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创新和规范农村基层权力监督体系,强化组织保廉、教育导廉、制度促廉、监督维廉,筑牢村级防腐线,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和纪律保证。
一是以配齐人员为基础,强化组织保廉。在全县120个村、2个居委会选举产生了村民监督委员会。同时,将村民监督委员会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行常委联乡包片抓落实,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到各乡镇各村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促其正确履职,确保了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的贯彻落实。通过配齐配强各镇纪委书记、纪委委员和纪检干部,在村党组织配备纪律检查委员,以及在镇、村聘请担任廉政监督员和纪检信息员,定期开展巡视督查工作等措施,加强对基层权力的规范和监督。
二是以宣传教育为抓手,强化教育导廉。采用廉政文艺演出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农村基层廉政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导廉效果。同时,通过设立廉政文化墙、悬挂廉政标语等多种形式,在农村基层营造“抬头见廉,低头思廉”的浓厚氛围。近年来,分级分批举办村两委会班子成员党风廉政教育培训班20余场次,在村、组等显眼处张贴悬挂廉政公益广告牌200余幅,为基层反腐倡廉建设的健康开展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三是以完善机制为核心,强化制度促廉。全面推行党务、村务公开,推广“村财乡管”和“组财村管”,规范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延伸到村组和基层站所,并逐级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夯实了基层组织抓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深入开展“三抓三建”创建活动,建立和完善标准化活动室109个,结合农家书屋建设,建起农村廉政文化图书室35个,添置廉政图书2000余册。通过不断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等监督制度,促进了决策民主化、制度化,确保了基层管理走上规范化轨道。
四是以规范权力运行为重点,强化监督维廉。全面贯彻落实省纪委“五项制度”, 积极开展制度创新,建立农村基层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在全县120个村设立村民纳谏箱186个,全县通过纳谏箱征求的意见建议3860条,办理并答复3842条,此项制度在市纪委二届五次全会上得到推广;全面推行村级财务收支管理“五笔会签”制度、村务公开月报告备案制度、村级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村两委会主要成员“双向述廉”制度,形成了以促进基层干部勤政廉政为重点的“农村基层廉政风险防范机制”。
文章来源:柞水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