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丹凤县为了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形成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在全县推行干部记民情日记制度,发挥干部记民情日记在促进机关转作风、干部受锻炼、群众得实惠的纽带作用,群众亲切的把干部的民情日记称为干部“爱民功劳谱”。
架起干群“连心桥”。该县各级1000多名干部结合开展创先争优、“三问三解”和“十廉”活动,带着县纪委统一印制的《民情日记》采取进村(社区)入户、上门走访等形式,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解民忧、解民困、解民难,走访、慰问群众11.5万户、34.8万人次。针对村里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宣讲政策,为基层群众释疑解惑,做好政策引导,化解矛盾纠纷103件,促进广大干部群众聚力推动跨越发展,增强富民强县的信心。
惠民政策“明白卡”。民情日记上印制有党的各种惠民政策。干部在深入农户记群众要求解决的生产生活困难问题时,同时结合实际,向群众现场宣传移民搬迁、粮食综合直补等惠农政策,提供政策咨询服务2.5万人次,加深群众对党的政策理解,明白党和政府情系群众、促进“三农”发展的政策支持。
农民增收“助推器”。该县干部在联系服务群众过程中,随时记下群众在发展产业、增加收入时的困难和要求,能当场解决的问题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在民情日记本上带回镇上或单位,记入镇(单位)民情登记台帐,同时汇报上级领导,共同研究解决办法,直到问题解决,下账销号,为群众提供产业发展、农技、劳务信息200万余条,帮助解决产业发展资金2180万元,帮助700多名返乡农民工实现了再就业,确保事关农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问题全部解决到位。
干群关系“晴雨表”。该县要求干部深入群众,围绕基层实际,帮助基层解决问题,在送政策、解难题、办实事、促发展、保稳定等方面开展工作,将了解基层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真心诚意地和基层群众交朋友。记录好“民情日记”,实行每周分管领导检查、每月主要领导调阅、每季度评比、半年、年终考核的办法,对民情日记内容空洞、记录不实、群众观念淡漠、作风漂浮的干部进行重点教育,引导干部不断增强群众观念、群众立场、群众意识,转变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积极解决生活困难家庭、困难党员325人、贫困大学生18人、零就业家庭35户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将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干部作风“试金石”。该县纪委将干部记民情日记作为了解掌握镇和部门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窗口,坚持开展经常性检查,严格的奖惩制度。对记民情日记重视不够、联系群众不密切、作风不实的3名干部,进行警示提醒;对记民情日记详实、规范,密切联系群众、作风过硬的115名干部优先评优树模、20名干部进行表扬,通过民情日记载体有效推动干部作风转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文章来源:丹凤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