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县纪委、监察局持续深化“三转”,聚焦主业,不断引进新理念,推出新举措,以高压惩腐新态势,努力开创纪律审查工作新局面。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我县共接受信访举报276件次,初核277件,立案154件,党政纪处分184人(党纪处分126人,政纪处分61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5案5人。
畅通多种通道,拓宽案源渠道。一是拓展案源渠道。推行了县纪委领导班子挂牌接访、网络舆情监测、作风纪律监督卡、村民监督委员会“五项机制”等10多项制度,建立了柞水县信访投诉举报大厅,开通了“12388”投诉举报专线、“柞水清涟”微信公众平台、效能110监察等信访机制;充分发挥村民监督委员会监督作用,聘请全县122个村(居)监委会主任为廉政监督员,让他们时刻“盯事、盯钱、盯人”,向县纪委提供最原始的案件线索。二是激发群众举报热情。严格执行“四个节点”告知制度,将线索受理、案件进程、办理结果等情况及时反馈信访举报人;实行实名举报奖励制度,设立每年10万元的奖励资金。十八大以来,已兑现实名举报奖金11000余元。
突出主业主责,形成纪律审查合力。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和12个行政执法单位案件线索联席会议的职能作用。制定了《柞水县案件查办协作区暂行办法》,将全县8个镇纪委、1个街道办事处纪工委和45个县直部门纪检组划分为四个办案协作区,三名副书记和一名分管案件工作的县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分别担任四个协作区指导组组长,实行“纪检监察室 派驻工作室 镇、单位纪委(纪检组)”的联组模式,由县纪委案管室总体协调,科学整合全县办案人员资源,实行分区协作、交叉办案。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共启动运用协作区机制初核35件,立案调查23件,结案21件,处分36人。同时实行县纪委全员办案,以会代训、以案代训、分片举办案件检查工作培训班,探索推行了基层纪检干部到县纪委跟班轮训制度,“每日一询问、每周一汇报、每月一督查”等制度,签订年度办案目标责任书和办案安全责任书,对镇纪委和部门纪检组实行以奖代补,以县委政府名义对办案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从而达到整合办案资源,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
盯紧工作重点,提升纪律审查综合效果。一是坚持围绕重点项目建设抓查办。对市县年度重点建设项目进行检查,重点立案查处了乾佑镇北关村监委会主任汪某违规借用资质实施工程监理案等案件。二是坚持维护群众利益抓查办。重点查处了原蔡玉窑镇计生办主任李某违反财经纪律违规收取计生保证金案、凤镇中学违规组织购买教辅材料案、杏坪镇联丰村邹某及徐某套取危房补助款案等一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违纪违法案件。三是坚持围绕规定落实抓查办。围绕中央八项规定及县委实施细则的执行,突出重要节庆、日常监管、专项整治、建章立制四大重点,狠抓作风纪律整治,重点查处了凤凰镇皂河小学校长张某违规发放津补贴案等。2014年以来立案查处违反八项规定案件27件,党政纪处分 29人,移交人事部门处理13件13人。四是坚持针对社会管理和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抓查办。重点查处了十八大期间张国清进京非访相关工作人员陈某、朱某责任追究案,火灾责任追究案等,发出监察建议书11份,纪律检查建议书7份,建立完善各类制度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