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实施“民生疗法”破解信访难题
丹凤实施“民生疗法”破解信访难题
打印

    今年来,丹凤县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积极探索尝试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的新机制,有效破解了一批事关民生民利的信访难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是全面推行县级领导群众点名接访制度。在县级四套班子办公区域醒目位置设立大型群众点名接访牌,将所有县级领导照片、职务、分管联系工作、办公电话、移动电话等进行公示,公开点名接访程序。规定对于前来各套班子反映问题的群众,要求那位领导接访,被点名的县级领导必须在第一时间予以接待处理;如遇重要工作影响或重大活动冲突等,被点名的县级领导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采取约见信访人的办法“补课”。同时,县上从县委书记、县长做起,对全部县级领导排定班次,除法定节假日外,确定每周二为县级领导接待日,当日,确定由两名县委常委负责,配一名政府、人大、政协及公检法等县级领导,按照值班安排在县信访接待大厅接待来访群众,让领导与群众“零距离”接触,群众按照诉求大小和性质,自主选择接待自己的领导,被点名接访的县级领导按照“谁接待、谁协调、谁督办”的要求,切实做到群众诉求合理合法的解决到位,诉求不合理的解释疏导到位。

 

    二是实行重大民生信访问题领导包抓制。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调配资源、强化执行力等方面的特殊作用,将事关民生民利的信访积案和重大信访问题进行分类排队,立足于抓领导、领导抓,落实县级包案领导、主办单位和责任人,建立一件信访问题、一名县级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解决班子、一套解决方案、一套稳控措施的“六个一”包抓机制,实行包抓领导包掌握情况、包思想教育、包解决化解、包息访的“四包”责任制,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以及思想教育等手段,促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结合“三问三解”活动和县纪委开展的“帮扶思廉”活动,将一般民生信访问题纳入部门及镇主要负责人包扶范围,要求包抓领导结合约访、下访制度,定期深入基层一线和矛盾聚积地,有针对性采取定点接访、重点约访、专题接访、带案下访等方式,把握涉及群体性利益的矛盾、影响本地和谐稳定的热难点问题,以案说法,帮助基层做好解疑释惑、疏导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今年,全县年初确定的32件重大民生信访积案均得到妥善处置,其中15件达到“案结事了”。

 

    三是实行特殊信访问题帮扶救助制度。针对一些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缺乏责任主体的“特殊、疑难”信访问题以及信访群众生存状况差、生活困难的共性问题,县上本着有政策的兑现到位、有条件的落实到位、无政策无条件的关怀到位的原则,树立“不以信访手段解决信访问题”的工作理念,采取相关部门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民政救济、信访救助等关怀救助政策,着力做好信访稳控工作。今年以来,县上启用信访疑难资金180多万元,相关部门拿出产业帮扶资金100万元,民政救济30万元,使一批曾因诉求一时无法满足,对政府有怨气,与社会有对立情绪的“上访老户”息诉罢访。

 

文章来源:丹凤县纪委


上一条: 商洛全力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
下一条: 丹凤县五项措施加强驻镇垂直管理单位干部管理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