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信访举报59件,立案23件,给予党政纪处分22人,同比增长43%、52%、121%……渭滨区晒出的1-9月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绩清单,反映出区委班子狠抓党委主体责任落实、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执纪职责的成效。这是全区构建责任链条,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体现。
强化责任意识 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在心上
今年以来,区委始终把反腐倡廉工作当成“一把手工程”来抓,特别是强调第一责任人职责。区委书记明确指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区各级党委主要负责人要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失职、抓不好就是不称职、有案不查就是渎职的意识。组织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集体观看了电教片《小官大贪》。举办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培训班组织,加深了各级党委对落实主体责任的认识。
区委常委会先后3次听取区纪委专题汇报,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领导。今年10个主要部门的述廉述效活动,增加了履行主体责任内容和质询、问责力度,并当场接受质询和测评。实行区纪委常委班子成员约谈领导干部制度,区委先后约谈了69名镇街和区级部门主要负责人。从党委、纪委两个方面听取主体责任落实和个人廉洁从政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开展廉政多种形式的廉政文化教育活动,举办《渭滨区廉政漫画作品展》,并采取以案说纪、知识考试等方式强化警示教育,敲响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警钟。
细化主体责任 把党风廉政建设扛在肩上
区委制定出台了《落实两个责任细则》加大教育管理、监督约束和查办案件力度。明确分管领导“一岗双责”中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任务和领导责任;层层签订责任、层层分解任务,坚持区委常委带队检查考核制度和督促检查制度,为全区各级党委(党组)落实主体责任加上“紧箍咒”。出台了《新提拔科级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公示制度》。全区各级党委积极响应,围绕落实党委主体责任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全区所有单位部门和8个镇街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责任制量化考核办法。高家镇“七严禁、七禁止”加强镇村干部作风建设;石鼓镇“五严禁”“五不准”严肃征地工作纪律……一系列规定为权力运行编织了更为严密的制度笼子。
推动责任落实 把党风廉政建设抓在手上
区委领导班子对于落实主体责任、支持和推动纪检检察机关履行监督责任,态度鲜明、部署具体、支持有力。协调区财政每年为镇街纪委下拨专项办案经费,并为镇街纪检干部落实办案补贴。区委先后召开2次常委会,区纪委先后召开4次书记、局长办公会议和5次专题常委会,排查案件线索,听取初核进展情况汇报。上半年,党政违纪立案数同比增长43%,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人数同比增长121%,查办案件力度明显增强,正风肃纪行动不断取得新成效。
严肃责任追究 把党风廉政建设落到实上
加强对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的的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一是推行纪委书记向上级党委或纪委汇报同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制度,加强党委对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的统一领导。二是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百姓问政”中暴露出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镇干部走读,基层站所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吃拿卡要等21个整治重点,进行集中整改,一项一项抓落实。三是制定了党政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工作意见,加大追究问责力度。四是紧紧抓住案件查处这个重要载体,解决好追究中遇到的“追究难”和“难追究”问题。五是严格依法依纪按程序追责,抓住不落实的事,问责不落实的人。
区委先后约谈了69名镇街和区级部门主要负责人,责令向常委会作深刻检查,促进了作风好转。针对《百姓问政》节目暴露出的干部“懒政”问题,对14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
今年以来,先后开展了监督检查15次,检查单位69个、对上班迟到的13人,5名值班脱岗的镇街负责人进行了通报,并限期责令整改说明;对公务用车节假日封存情况进行检查,对公务用车节假日未报备使用的2个单位领导进行约谈;查处“吃拿卡要”、“庸懒散拖”问题5起,处理14人,查处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涉法涉诉、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189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