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强调: “抓作风建设重在‘常’‘长’二字”。太白县委高度重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纠正“四风”问题工作,在 “持之以恒”和“五个强化”上下功夫,使‘常’‘长’二字落到了实处。”
“持之以恒”——形成正风肃纪“强气场”
(一)始终做到“两个常态化”,保持作风建设的高压态势一是督查暗访常态化。坚持“季查+月查”的方式,加大常态化暗访力度,县委成立5个督查组,由县委常委带队,按季度分片采取现场暗访拍摄、电话抽查、模拟办事等形式,进行暗访检查。同时,建立“一月一查一通报”制度,坚持每月由县纪委、监察局牵头,重点围绕全县工作纪律执行、公务用车、厉行节约、制度执行、职责履行等情况开展不定期暗访检查。截止目前,共组织暗访25次。二是通报问责常态化。坚持“通报+处分”的方式,以警示震慑为导向,加大警示问责惩处力度。今年以来,对违反纪律作风的14个单位和15名工作人员在全县通报批评;对出入棋牌室的4名干部给予党政纪处分;对15个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警示提醒谈话。对市纪委在暗访中发现的1起公车私用问题,在全县大会上通报批评,并对当事人给予党纪处分;对3起公车私停私放行为单位主要领导进行了诫勉督导。
(二)始终做到“四个严格”,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
一是严控公务接待。在公务接待专项治理上,由对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向约束问责深化。县纪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三公经费”管理的通知》,对全县“三公经费”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四制”要求,即:实行审批制、公示制、台账制、月报制,进一步健全规范“三公经费”监管。二是严格公车管理。在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整治上,由清理超标准超编制公务用车向纠正处理深化;县上出台了《关于加强节假日期间公务用车管理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务用车使用管理的通知》,从强化领导、健全制度、严格管理、严肃追究、畅通举报五个方面,对公务用车管理使用提出具体规范要求。同时,县纪委加大对公车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节假日检查公车使用情况18次,对6个单位公车外出未在指定位置存放的行为在全县通报;对2起公车私驾行为在全县曝光,并实施了警示训诫;对1起公车私用责任人,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并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对责任领导实施了警示训诫。三是严格清查办公用房。在办公用房问题专项治理上,由多占住房清理向督促腾退、处置深化;对各单位办公用房清退情况进行了全面核查,全县共清理腾退办公用房72间1254.5平方米,其中,县级领导和镇、部门一把手腾退办公室38.5间611.14平方米。对个别由于建筑结构原因不能改造的,我们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灵活方式方法,采取科级人员2人合用办公室、工作人员多人合用办公室的方式,有效解决了个人办公用房面积超标及部分单位办公用房不足的问题。四是严管公务出境。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强化申报审批监督,并要求公务出境必须报县纪委备案,督促所在单位及时、真实上报公务出国境费用、相关审批文件复印件。
“五个强化”——一抓到底不留空白点
一是实行“三方联动”,强化全覆盖。实施县委、政府、纪委三级督查联动,层层开展明察暗访,把明察暗访对象覆盖到全县各级党政机关,把明察暗访的内容覆盖到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问题的各个方面。全纪委把主要力量用在执纪问责上,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不管问题大小,不管职务高低,都坚持做到直查快办。截止目前,全县共开展明察暗访次数25次,发现问题18个,处理30人,给予3名党员干部党纪政纪处分。二是开展活动促转,强化群众监督。太白县纪委把中央纪委“三转”的要求落实到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解决“四风”问题中,将工作重点放在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履行职责上,围绕“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机关作风问题,在全县开展“万名群众评议服务岗”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共收集意见建议390条,解决突出问题28个,对评议末位的107名干部进行了警示教育。围绕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全县举办“聚焦行风—百姓问政”电视专题节目,截至目前,共举办5期,收集问题建议86条,整改解决问题50条,在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监督的同时,有力地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三是实行重点治理,强化工作统筹。在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私人会所清查、党政机关修建楼堂管所和清理办公用房、公务用车治理、公务接待等专项治理同时,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监督检查,严明中秋国庆、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端午节期间廉洁自律纪律,对中秋国庆期间用公款送月饼、送节礼、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元旦春节期间用公款购买赠送烟花爆竹等年货节礼等行为都作出了禁止规定。四是细化规定,强化建章立制。针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纠正“四风”问题过程中出现的常抓常犯、顶风违纪等问题,县委、县政府制定了改进干部作风“九项规定”,重新修订了《请示报告制度》、《会议审批管理制度》、《领导干部请销假制度》、《个人婚丧喜庆报告制度》等规章制度,并在全县推行“群众办事,干部代办”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服务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制,规范了党员干部行政行为,提高办事效能,改善服务态度,形成了以制度管人理事的工作机制,让党员干部知道什么事能干、什么事坚决不能干。五是以上率下,强化领导带头。太白县在全县党政机关实行干部去向告知制度,单位领导带头公开公示去向,接受群众监督。县级领导带头深入包抓部门和镇、村,面对面征集群众对县委、县政府和自身在“四风”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带头解决群众面临的实际困难,使一些具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经初步统计,全县30名县级领导、1520名党员与2726户农户、服务对象结成帮扶对子,走访群众14630人次,梳理意见建议4大类24项284条,解决实际问题148个。在《聚焦行风—百姓问政》电视节目中,县卫生、公安、水利、教体、民政5个部门的“一把手”作为问政单位现场参与,共拍摄问题短片19个,征集意见建议86个,解决群众问题50个。县政府门户网站开办的《政民互动》栏目通过县长信箱、建议咨询、举报投诉等形式,共解决问题20个,采纳建议7条。
“四少四多”——党风政风呈现新气象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纠正“四风”这两项工作开展以来,太白县各级党政机关和广大党员干部的作风为之一新,变化主要表现为“四少四多”。一是开会发文的少了,现场办公的多了。各镇各部门坚持开短会、发短文、讲短话、简(俭)办事,立说立行。截止2014年3月底,全县性会议比上年同期减少28.3%,发文总数减少21.79%,64个县直单位简报种类减少69.8%。二是推诿扯皮的少了,主动服务的多了。在全县开展“万民群众评议服务岗”活动,从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工作作风、依法行政、廉洁自律五个方面,让群众评议监督,解决机关干部“中梗阻”,同时,在全县实施推行县镇村三级群众办事干部代办制度,解决群众不知道找谁办、去哪里办、怎么办的问题,受到基层好评。三是浮在机关的少了,深入基层多了。2012年以来,全县开展了“三问三解”、“下基层接地气转作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调研等活动,逾3000多名干部深入基层,与农户结对帮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四是铺张浪费少了,勤俭节约多了。全各镇和大部分部门在机关内部食堂安排公务接待活动,同城禁止吃请、工作日午餐禁酒等规定得到严格执行。太白县 “三公”经费比上年下降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