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推动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保障扶贫政策落到实处,扶风县纪检监察机关加大反映扶贫领域涉嫌违纪问题信访举报督办力度。今年以来,收到扶贫领域涉嫌违纪问题线索24件,立案查处21件,给予党纪处分21人,组织处理12人。
层层传导压力,落实办信责任。召开全县查处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培训会,传达中央纪委副书记杨晓渡在反映扶贫领域涉嫌违纪问题信访举报督办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精神。印发《扶风县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办法》,明确了各级党组织、纪检组织在脱贫攻坚领域涉嫌违纪问题处置中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印发《关于做好扶贫领域涉嫌违纪问题信访举报工作的实施意见》,规范镇(街)和有关部门纪委(纪检组)办信程序。与办信单位签订《信访件办理责任书》,规定对办信单位收到信件后,未按期报结、发生重复反映、违反保密规定的,约谈责任人;对查报结果上报为失实的信件,经复查后与上报结果不符的,追究责任人和办信人员纪律责任;对实名举报,办信单位必须在办结后向举报人回复,并将回复情况报告县纪委。
畅通信访举报渠道,扩大线索来源。不断健全完善“信、访、电、网”四位一体举报受理平台,确保来信有人看、来访有人接、电话有人听、网络举报有人办。对扶贫领域信访举报,确保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受理、阅信、处置。充分发挥县委反腐败协调小组作用,加强县、镇(街)两级纪委和政府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审计、扶贫、财政等相关政府部门问题线索发现移送机制。对反映扶贫领域涉嫌违纪问题的来电、来信、来访、网络举报以及其他线索集中统一建账管理,建立专项问题线索处置台账,明确线索处置方式、办理部门、办理时限、督办等情况,规范线索管理。
加大督办力度,提高交办质量。将全县各镇(街)、各部门纪委(纪检组)划分为6个办信协作区,分别由6名县纪委常委、6个业务科室对口包抓指导。对向基层交办的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线索比较具体的信访件,定期梳理排查,夯实督办责任。重新明确要结果件办理时限、结果上报要求、审查处置和审批办理程序等,实行县纪委常委会会审制度,从上报材料、证据、事实、结论、处置、程序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核,不断提高办理质量。今年1-11月,县纪委下发信访督办函2次,退回要求重新核查要结果件12件次,对3个办信工作滞后的单位党委(组)书记、纪委书记(纪检组长)进行约谈。
运用“四种形态”,严肃执纪问责。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发生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依据全市约谈试点工作要求实施精准约谈;构成违纪的,严肃追究党纪政纪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同时,严格实行“一案双查”,对扶贫工作中出现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以及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等问题,既追究当事人责任,也追究所在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纪委(纪检组)的监督责任。近期,针对县政府交办的午井镇9个村脱贫攻坚基础资料不完善、“一户一档”未发放到位等问题约谈该镇党委书记,针对县教体局派驻的第一书记督导脱贫工作不经常问题约谈局分管领导。县纪委成立工作组,深入杏林镇三官庙村,对反映的村干部套取脱贫攻坚公益性岗位工资性补贴问题直接立案查处。今年以来,还严肃查处了法门镇、杏林镇等一批镇村干部在危房改造中履职不力、把关不严,在低保、精准扶贫中优亲厚友等问题,并在全县两次通报10起典型案例,切实增强了震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