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把“三问三解”活动与市情实际相结合,坚持面对面“三问”摸实情,心贴心“三解”办实事,实打实帮扶促发展,深入开展“十大系列活动”,倾力构建知民情、暖民心、解民忧的工作机制,使之成为服务群众、促进发展、构建和谐的重要抓手。
“十大系列活动”的主要内容:一是开展以“驻千村入万户”为主题的“以城带乡、缩差共富活动”。由市委政研室牵头,市农业局、水利局、林业局等农口单位配合,抓好132个晋星村创建,带动1729个村升阶晋星,实现70.4万农户持续增收。二是开展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主线的“下基层、夯基础、增活力”活动。由市委组织部负责,在全市推广“文建明工作法”,组织市、县区机关科级以上干部定期深入联系点,带动基层争创“五好”(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党组织。三是开展以“解放思想促发展”为目标的“六扫除六确立”活动。由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宣传部负责,推动全市上下着力破解影响发展的思想问题和体制障碍,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人和事,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同时,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文广局、文联、科协负责,扎实做好迎接十八大系列学习宣讲,文化惠民演出和科技服务活动在农村(社区)不少于3000场次,在企业、学校不少于1000场次,确保不漏一村(社区)一企。四是开展以“三访”为抓手的“大下访、大巡查、大化解”活动。由市委政法委牵头,市公安局、信访局、工信局、国资委、安监局、总工会等部门负责,集中开展接访约访下访活动,着力解决一批信访积案,及时排查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抓好安全生产,实现“一控四降”目标,确保“两率一度”稳中有升。五是开展以“我为企业搞服务”为载体的“抓项目、解难题、促发展”活动。以大企业、大集群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为重点,由市发改委、工信局、国资委等部门负责,协调化解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中的困难问题,促进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六是开展以“争做安居先锋”为主旋律的“建广厦、惠民生”活动。由市住建局负责,以低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为重点,以居者有其屋为目标,加快保障房建设,年内新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4.05万套,竣工2.6万套,新增廉租住房租赁补贴2500户。七是开展以“体验就业艰辛”为主要内容的“服务民生、促进和谐”活动。由市人社局负责,推动创业就业,提升社会保障,实现年内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100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1.6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八是开展以“我当一名患者”为形式的“三优一满意”(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活动。由市卫生局负责,集中解决侯诊时间长、服务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使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九是开展以“教育公平我先行”为主旨的“教育均衡发展”活动。由市教育局负责,年内新建和扩建城乡公办幼儿园37所,建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20所,继续推进校长和教师交流工作,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缓解“择校热”。十是开展以“体验出行难”为主题的“交通便民利民”活动。由市交通运输局、住建局负责,优先发展城市公交,深化村村通工程、加快运输市场管理,年内实现镇通班车率100%,行政村通班车率94%,城市绿色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70%以上,使城区交通拥堵和农村群众出行难问题得到明显缓解,努力做到积极主动解民忧,深入细致解民怨,满腔热情解民困,全力帮扶促发展。
为使此项活动能达到实效,真正做到心贴心“三问”、实打实“三解”,一是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围绕群众所盼、所忧、所急,确立党建联席点,组织领导干部下基层开展民情大调查、亲民大行动、干部大练兵。二是根据单位职能,细化责任分工。经济部门以落实重点发展项目,提高创新能力,优化投资环境为目标,引导党组织和党员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作承诺、当先锋。社会事业管理部门,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强力推进“幸福宝鸡”建设为目标,引导党组织和党员察民情、解民忧、帮民困。服务行业和窗口单位以规范服务项目,提升服务水平,树立行业新风为目标,引导党组织和党员广泛开展挂牌上岗、承诺服务、党员志愿服务。三是市委创先办会同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导室、市考核办坚持对各级领导干部下基层情况进行明察暗访,督促整改。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市级领导干部联系点29个,县级领导干部联系点434个,市县区部门各级领导干部下基层18505次,机关干部联系群众71133个。落实政策方面的意见1669个,涉及群众生产生活方面意见4647个,对工作的意见建议2169个。解决涉及民生方面的问题2197个,解决涉及群众诉求方面的问题1997个,解决群众生活困难3903个,机关干部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16640个,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0723个,真正使 “三问三解”“十大系列活动”惠及人民群众。
文章来源:宝鸡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