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五种模式”不断提升信访举报工作
打印

今年以来,眉县纪委聚焦主责主业,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积极采取措施,通过五种工作模式,不断提升信访举报工作。

通过“领导+建设”,突出信访举报地位。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信访举报工作,对信访举报工作亲自抓、亲自研究部署,并把信访举报工作作为锻炼干部的第一道关口,凡新进入纪委工作的人员都要过“信访关”,接受信访室学习锻炼后,方可调入其他科室工作。同时,加强信访室的保密工作,对信访室配备监控摄像设备、安装防护网、配备专用电脑、打印机,配齐配强专职信访人员,确保信件资料和信访人员安全,充分体现信访举报案源主渠道重要作用。

通过“专职+培训”,夯实基层信访队伍。在全县各镇街、各部门成立纪检监察室,配备专职纪检监察干部,并推行县乡纪检干部“上挂下派”制度和跟班学习制度,将镇街部门划分成6个片区,抽调县纪委6名干部下派到各片区指导工作。同时,将基层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分组安排到县纪委逐一跟班培训学习,不仅增强了基层纪检干部办信办案能力,也解决了基层人员不足、能力欠缺的问题,提高了基层干部的实战能力。

通过“分析+研判”,服务领导决策。针对全县检控类信访举报数量同比有所上升的情况,深入分析原因,对群众信访反映比较集中的精准扶贫类问题,及时开展调研,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专项检查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对检控类信访件坚持多自办、少下转,认真分析研判,准确提出拟办意见和核查方向,在核查中仔细调查,保证有价值的问题线索不流失。

通过“指导+协作”,实行联合办信。将全县8个镇,36个部门纪委(纪检组)分成6个办信办案协作区,明确职能职责,制定管理措施,对信访问题通过镇街、部门交叉查办、联合查办的方式,确保协作区组织得当、协作有序、运行高效。同时,对协作区内疑难复杂、上级下转和媒体曝光、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信访问题,由县纪委一名常委负责,抽调一名县纪委干部为指导员,直接参与调查,指导基层办信办案,着力解决部门和镇街纪委执纪不严、人员不足、人情干扰等问题,提升信访初核率。

通过“统筹+配合”,实行办信办案一体化。加强机关内部团结协作,所有信访举报件先由信访室登记、梳理、汇总,并对举报线索进行科学筛选、评估和分析,按五类线索处置方式提出意见,提交主要领导批示后,通过移交、转办的方式,及时转交给党风政风、纪检监察、执法监督等科室及相关部门,实施调查和初步核实。对调查中发现的违纪问题,及时上报纪委主要领导,直接转立案调查,需要协作区配合的,由信访室作好协调处理,不断提升办信效率。

 


上一条:宝鸡市:出台两个办法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
下一条:太白县:严肃换届纪律 开出“诊疗”良方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