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古称陈仓、雍州,是中华文化重要支脉宝学所在地, 有“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佛骨圣地、社火之乡,周秦文明发祥地”之誉称。五年以来,宝鸡如雄鸡鸣瑞、骏马奔腾,处处呈现出喜人景象,发展速度快、城乡变化大、群众实惠多,硕果累累。在沉甸甸的成绩背后,处处可见反腐倡廉建设的有力支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建设,主要领导亲自部署重要工作、亲自协调重点环节、亲自督办重要案件,大力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履行职责。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践行为民宗旨,服务科学发展,以卓有成效的工作生动诠释了“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的庄严承诺。案件审理工作被中纪委、监察部评为先进; 市纪委、监察局荣获全省人民满意公务员先进集体称号;查办案件、公共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制度创新等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市纪委、监察局机关连续五年在全市目标责任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单位。
强化监督 服务科学发展
服务大局、推动科学发展,是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职责。该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贴全市发展重点,坚持把纪检监察工作放在全市大局中去谋划、部署和推进,找准位置,主动服务,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中央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数百亿新增投资撒向陈仓大地;震灾、洪灾过后,上万个灾后重建项目启动;市委、市政府彰显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回应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热切期盼,民生工程绵延不断……如此庞大的资金和项目,对纪检监察机关的执纪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市纪委监察局紧紧围绕扩内需保增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重大决策部署,先后 5次开展联合检查,重点检查 1959个新增投资项目,督促整改问题 482个。扎实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全面排查2008年以来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帐、挂牌督办,整改到位。
发展环境的优化,离不开纪检监察机关的主动作为。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 8项制度的实施,向推诿扯皮、办事拖沓等行为“亮红灯”;行政审批事项由 949项精减到425项,为优化宝鸡经济发展环境助力;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给不作为、慢作为套上“金箍”;四级便民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打造了高效的政务平台;对发展环境进行集中整治,让 167个突出问题得到解决。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重大活动中,及时跟进、全程督查,把效能监察作为提高执行力的“法宝利器”,使一大批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
利剑出鞘,惩治腐败。市纪检监察机关担当清风正气的维护者,把查办案件作为从严治党、惩治腐败的重要手段,坚持“在立案上突出重点、在办案中依纪依法、在处理时宽严相济”,讲究政策策略,增强惩治的威慑力。五年来,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5886件(次),立案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1116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 1024万元。
制度创新 源头防治腐败
制度建设具有治本性和根本性的作用。该市纪检监察机关紧扣惩防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相继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调研年”、“创新年”、“落实年” 、“提升年”活动,全面推行15项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在引进 20亿元的海螺水泥项目时,面对 2000余亩征地任务、 2000多万元补偿资金,千阳县采用廉政风险防范机制,从地亩丈量、住户核实、资金兑付等方面查找了 51个风险点,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签订责任书、跟踪监管等方式,使工程建设绕过了许多“雷区”,开工时间比计划提前了 3个月。目前,市级重点单位实现了全覆盖,县级推行面达到 90%以上。通过查找廉政风险点,完善防控管理机制,提高了公务人员廉洁自律意识和防范风险能力,把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把腐败止于未发阶段。
因“一把手”权力过分集中、缺少民主监督而导致的违纪违法问题近年来频发。怎样破解这一难题?市纪委监察局积极探索,创新思路,推行的党委 (党组 )研究重大事项“一把手”末位表态制,有效化解了这一难题。全面推行了党务、政务、村务、司法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扎实开展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单位主要负责人“三个不直接分管”工作 ,强化了对“一把手”的监督,促进了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制度建设的触角不断延伸。全市 1727个村建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形成了村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互相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党政主要领导向上一级纪委全委会述廉述效评议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有效监督。推行药品“三统一”管理和网上集中采购,药品零售价格降低了46%。全市 132个乡镇建起“廉政灶”,为基层节约接待费用 40%以上。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考试制度不断深化,县乡两级推行了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畅通信访渠道,解决群众诉求。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创新,该市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制度成果,形成了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浓厚氛围。
执纪为民 践行以人为本
“群众利益无小事”。 市纪委监察局坚持从人民群众意见最大、反映最强烈、要求最迫切的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入手,先后集中开展 “小金库”、公务用车、“吃空饷”等专项治理活动,处理相关责任人 134人,减轻群众负担 2603万元。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不断完善市级领导抽查暗访、职能部门经常性检查、社会舆论监督和跟踪问效“四位一体”的作风检查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六治”、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主题教育等活动,对损害群众利益的 425件案源线索集中排查,给予党政纪处分59 人,解决了一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基层站所与群众打交道最多。一些单位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群众意见较大。市纪委监察局坚持纠建并举,扎实开展了创建“人民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活动,税务、工商、公交、供水、供电、供暖等 15个行业、 22类站所全部参与进来,积极改变行业作风。这一做法受到国务院纠风办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纠风工作会议上做了介绍。全市政风行风民主评议活动连续多年开展,参与评议的群众由 1000名增加到 11000名,被评议对象由 40个扩展到 72个,群众对政风行风建设满意度达93.5%。
反腐促发展,倡廉扬正气。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宝鸡纪检监察工作,为打造关天副中心,建设和谐新宝鸡提供了坚强保证,全市上下呈现出人心齐、风气正、发展快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