睁大眼睛找问题 手握戒尺惩“蝇”贪
——渭滨区严查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打印

 

今年以来渭滨区纪委始终紧扣监督、执纪、问责主业,紧盯侵吞民生资金等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强化纪律审查力量,加大对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查处力度,持续释放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的强烈信号。目前,共受理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121条,初核32件,立案26件,结案26件,党政纪处分25人。

突出重点,精准发力。一是聚焦办案重点。围绕农村脱贫攻坚、“三资”管理、惠农补贴、退耕还林、移民搬迁、救灾救济、低保医保、棚户区改造资金管理使用中以权谋私、虚报冒领、贪污侵占等“小官贪腐”违纪违法问题,实现定向整治、定点突破、严肃查处。盯牢“四风”,严肃查办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违纪案件。对反映党员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谈话提醒、诫勉、教育,防止小错酿成大错。二是加强部门联动。充分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作用,加强与信访、审计、公安、检察、法院等单位的联系沟通,筛查违纪线索,实现信息共享,规范线索移送。今年来先后与公检法等部门联合初核侵害群众利益案件4件,转立案1件,给予党政纪处分4人。紧紧盯牢“四风”,严肃查办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违纪案件。对反映党员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谈话提醒、诫勉、教育,防止小错酿成大错。

擦亮眼睛,深挖细查。一是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广泛收集问题线索。除公开纪委书记、监察局长邮箱,及时受理和回应有关侵害群众利益以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举报和投诉,在镇街办事处及社区便民服务大厅设立信访举报民情直通车窗口外,将信访举报直通车开到田间地头,达到村情民意互通。纪检监察干部深入镇街、社区、村组、后山村、田间地头,通过发放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宣传资料、惠民政策宣传资料等形式,巡回接访,“零距离”受理群众举报。今年以来,共下访8个镇街12个村、16个组,接访群众160人次,收集信访举报线索10余条,协调解决各类信访问题6件。二是积极向群众宣传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群众举报的范围,鼓励实名举报,提高线索发现质量。全面实施群众点名接访、信访直通车等信访受理制度,直接和信访群众对接,积极延伸线索发现终端。密切关注新闻媒体和网络舆情反映的热点问题,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扩大调查范围,查找隐藏在背后的贪腐问题。

集结兵力,严查快处。一是集中优势力量。按照“统一协调、就近整合、优势互补、有利工作”的原则,整合辖区内的办案资源,成立5个办案协作区,对重大复杂案件或在查办时阻力较大的案件进行协作办案,变“孤军奋战”为“兵团作战”,把办案力量聚集到基层反腐最前沿。二是层层传导压力先后召开工作推进会2次,对在查处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上弄虚作假、瞒报漏报、消极应付的镇街办和区级派驻纪检组位通过发函督办、实地督办、约谈督办、通报督办等方式传导工作压力。三是坚持快查快结。对发现的线索不推不拖,快速处理。如对群众的反映的石鼓镇某村六名村干部公款去杨凌旅游的事,立即查处,对当事人分别被给予党政纪处分。针对群众反映的个别村干部违规给其近亲属享受低保,并未进行备案的情况,区纪委责成镇纪委对违规让近亲属享受低保的村干部及低保经办人给予立案查处,分别给予相关人员党政纪处分。今年以来,共查处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已累计查处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案件26起,给予党政纪处分25人,组织处理1人。


上一条:看漫画 敲警钟 知敬畏——宝鸡市廉政漫画巡展启动
下一条:扶风:重拳出击剑指机关“庸懒散奢”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